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核反应方程 ,此反应为裂变反应,X粒子是质子
,此反应为裂变反应,X粒子是质子
B.a射线比γ射线贯穿能力较强,电离能力则较弱
C.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D.当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或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核的半衰期不会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及核反应等相关的理论,裂变是重核俘获中子后变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几个中子,A错误;a射线比γ射线贯穿能力较弱,电离能力则较强,B错误;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C错误;当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或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核的半衰期不会改变,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红外线,关于这五种射线的分类及特点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前两种不是电磁波,后三种是电磁波
B.前三种速度较真空中的光速小,后两种与光速相同
C.前三种是原子核发生反应时放出的,后两种是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效出的
D.前两种是实物粒子组成的,不具有波粒二象性,后三种是光子组成的,具有波粒二象性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α射线是高速粒子流,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速度可达99%,A正确、B错误;根据五种射线产生的机理,C正确;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错误。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速度可达99%,A正确、B错误;根据五种射线产生的机理,C正确;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已知氢原子基态的轨道半径为 ,基态能量为
,基态能量为 ,将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电量大小为q.则(?)
,将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电量大小为q.则(?)
A.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
B.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
C.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
D.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要大于等于电离能,A对;电子受原子核的电场力为
,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要大于等于电离能,A对;电子受原子核的电场力为 ,静电场提供的电场力要大于等于电子受到的原子核的库伦力,所以场强最小为
,静电场提供的电场力要大于等于电子受到的原子核的库伦力,所以场强最小为 ,C对;
,C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要弱
C.若能测出小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就能根据ΔE=Δmc2计算出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D.一个氘核( H)与一个氚核(
H)与一个氚核( H)聚变生成一一个氦核(
H)聚变生成一一个氦核( He)的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He)的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10·重庆·19)氢原子分能级示意图如题19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 色光 
 | 赤 
 | 橙 
 | 黄 
 | 绿 
 | 蓝—靛 
 | 紫 
 | 
| 光子能量范围(eV) 
 | 1.61~2.00 
 | 2.00~2.07 
 | 2.07~2.14 
 | 2.14~2.53 
 | 2.53~2.76 
 | 2.76~3.10 
 |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红、蓝靛
黄、绿
红、紫
蓝靛、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