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在“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实验时图板应该______(“水平放置”、“竖直放置”或“任何方向放置”);用两只弹簧秤分别挂在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静止.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字母表示______和______以及______.
A、O点的位置
B、两只弹簧秤的计数
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D、橡皮条的伸长长度
E、两条细绳套间的夹角F、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参考答案:在进行该实验时为了便于记录两弹力的方向,实验时将弹簧水平放置,本实验采取“等效法”,即一个弹簧拉绳套和两个弹簧拉绳套效果相同,因此需要记录O点位置,以便两次都拉到同一位置,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需要知道其大小和方向,因此该实验需要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绳套的方向.
故答案为:水平位置,A、B、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逆向思维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1)BCD?
(2)A?
(3)F′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笛卡尔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故选C
点评:难度较小,对于物理史实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
B.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D.查德威克通过人工核转变,发现了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解答:解: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故B错误.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故C正确.
D、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在①中是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
(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M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______
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角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角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角.

参考答案:(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要拉到同一位置O,故B正确,ACD错误.
(2)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做平行四边形,因此该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是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①中的疏漏是:还应记下F1和F2的方向即记下两细线的方向;为了保证两次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我们要把节点O拉到相同的位置,所以②中的错误是:应让橡皮条伸长到0点.
(3)该题本质上考查了物体的动态平衡,由题意可知:保持D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因此根据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受力分析图如下:

所以由图可知α角逐渐变小时,N的示数减小,同时β角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我为:(1)B;(2)①还应记下两细线的方向,②应将结点达到同一位置O点;(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