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_。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__V。
参考答案:交流,4~6V(或6V以下),0.02s,220V(每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 J(取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7.62 ; 7.52
本题解析:根据实验原理直接进行计算.
由O点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h=1.0×9.80×77.76×10-2 J=7. 62 J
打下C点时纸带(即物体)的瞬时速度
vC=
3.887 5 m/s,即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mv2=
×1.00×3.887 52 J=7.52 J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了解实验原理,巧妙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判断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
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换上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A.4cm
B.8cm
C.14cm
D.16cm
参考答案:由题F1=mg=0.5N,x1=2c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0.50.02N/m=25N/m
当拉力为F2=1N,由胡克定律得:x1=FK=125m=4cm
所以弹簧的长度为X=x1 +x0=4cm+10cm=14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题中左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5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右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该量应是__________。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平衡摩擦力(2)
?,
?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本题解析:(1)本实验长木板存在摩擦,把后端略微垫高,让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可以平衡掉摩擦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不变,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图线是直线,说明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应为
,单位为
;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点评: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作
图象是一条原点的斜线,很容易判断外力一定的情况下a和
成反比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