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A、理想斜面实验是伽利略完成的,A选项错误
B、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研究发现的,开普勒发现的是开普勒行星三定律,B选项错误
C、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准确测定的,C选项正确
D、伽利略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现逻辑错误,这种说法是正确的,D选项正确
故选CD
点评:容易题。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我们了解物理学建立的过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作 用
C.人坐沙发上,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小明和小红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共点力的合力”时,讨论出一个探究方案并加以实施。以下为情景再现:
①小明用图钉将白纸钉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小红用笔在白纸上标上标记0点;
②小明用图钉将橡皮绳一端固定在木板上0点,在橡皮绳的末端系住两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斜上方拉,把橡皮绳的另一端拉至某一点,并记下该点为A点;
③小红用笔在两弹簧秤的钩子末端做下记号B和C,用尺画直线分别连接AB和AC并标上箭头,同时记录下两弹簧秤的示数,即为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和大小;
④小明再次只用一个弹簧秤钩住绳套,将橡皮绳的结点拉到步骤3中同样的A点位置,小红再次记下钩子末端位置D,连接线段AD标上箭头,同时记下弹簧秤示数;
⑤取下白纸,小红连接线段BD和CD,即认为FAD为FAB和FAC的合力。
请你指出以上探究方案的错误之处:(不少于三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拉弹簧秤时用力方向应该与木板平面平行;
(2)力的大小应该用力的图示表示;
(3)求合力时应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4)一个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不同。
(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实验中,
(1)将以下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出来.______.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到位置“O”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绳子方向,按比例作出力的图示.
B.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作F1与F2的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
D.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在白纸上标为O点.
E.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另一端.
F.描出两根绳的方向,在纸上作出这两个力F1,F2的图示.
(2)该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允许范围内,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符合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步骤本着先安装设备(或者实验器材),然后进行测量的思路进行设计,同时注意操作的先后逻辑以及简单易行的原则,由此可知该实验步骤为:E、D、B、F、A、C.
故答案为:E、D、B、F、A、C.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此实验可知,扣除误差因素,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关系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故答案为:实验误差;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国际单位制中选定了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下述物理量中,其单位为基本单位的是( )
A.力
B.质量
C.速度
D.加速度
参考答案: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所以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