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在一轻质弹簧两端各用16N的力拉,弹簧伸长8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串联起来,在两端各用20N的力来拉它们.求:①串联起来的弹簧的劲度系数.②串联起来的弹簧伸长量.
参考答案:在一轻质弹簧两端各用16N的力拉,弹簧伸长8mm,根据公式F=kx,劲度系数:
k=Fx=16N0.008m=2000N/m
当拉力为20N时,每个弹簧的伸长量为x1,则:F1=k/x1
解得:x1=F1k/=202000=0.01m=1cm
故伸长的总量为:x′=2x1=2cm;
设串联后的劲度系数为K′,由F=kx得k/=F1x/=202×10-2=1000N/m
答:①串联起来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N/m;
②串联起来的弹簧伸长量为2c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8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参考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外力;(2)①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大小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②C.
本题解析:(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2)①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大小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②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由实验原理得:mg=Ma,得
,而实际上
,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8(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② 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8(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 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8(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A.
?B.
?C.
?D.
④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做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P1、P2、P3、P4是按顺序插在软木板上的大头针,如图9所示.下述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任意选了P1、P2连线的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右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个大头针,使其同时挡住P1、P2的像
B.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C.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
D.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参考答案:(1)①2.06 ②2.24 ③C ④
(每空2分) (2)BCD(4分)
本题解析:(1)摆球的直径:
,60次经过最低点,即经过了30个周期,秒表的时间为67.3s,所以
,根据公式
得
,选C。
,
得
(2)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BC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μ≠0),用轻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若用水平力F’仍作用在m1上,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2F? B、x’=2x
C、F’>2F? B、x’<2x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点:
分析:本题可先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加速度,再隔离出m2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弹簧弹力.
解答:解:拉力为F时,对两个物体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1+m2)g=(m1+m2)a?①;
假设弹簧弹力为F1,对质量为m2的物体,有:
F1-μm2g=m2a?②;
拉力为F’时,a’=2a,对两个物体整体而言,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1+m2)g=(m1+m2)2a ?③;
假设弹簧弹力为F1′,对质量为m2的物体,有:
F1′-μm2g=2m2a′④;
由①③两式可解得:F’<2F?⑤;故AC错误;
由②④⑤三式可解得,F1′<2F1;
由胡克定律公式得,F1=kx,F1′=kx′,因而有x′<2x,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为拉力变为2倍,合力变得大于2倍;弹簧弹力与地面是否粗糙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安装打点计时器时,两纸带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B.实验时,在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的同时,应立即接通电源
C.若纸带上开头打出的几点模糊不清,也可设法用后面清晰的点进行验证
D.测量重物下落高度必须从起始点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