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答题模板《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 参考答案:A、从时该t1到t3,钩码受到的拉力小于重力时,钩码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所以A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B、C、降落伞未打开时,两个运动员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等于g,两个运动员之间的弹力为零,故A正确,B错误,C错误;
D、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对安全带的拉力大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同时从光滑斜面的顶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斜面倾角α<β,那么它们滑到底面所需时间t( )
A.tA>tB
B.tA<tB
C.tA=tB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设A滑块滑动过程中加速度为aA,B滑块滑动过程中加速度为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aB=gsinβ,aA=gsinα
由图可知,物体下落的竖直高度一样,设为h,设B下滑的位移为xB,A下滑的位移为xA,则有:
xB=hsinβ,xA=hsinα
根据位移公式,有:xB=12aBt2B,xA=12aAt2A
联立上面的式子可得:t2Bt2A=sin2αsin2β,
所以:tBtA=sinαsinβ
因为α<β,所以tBtA<1
即:tA>tB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下图所示,绝缘长方体B置于水平面上,两端固定一对平行带电极板,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E.长方体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B与极板的总质量mB=1.0 kg.带正电的小滑块A质量mA=0.60 kg,其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2 N.假设A所带的电量不影响极板间的电场分布.t=0时刻,小滑块A从B表面上的a点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A=1.6 m/s向左运动,同时,B(连同极板)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B=0.40 m/s向右运动.问(g取10 m/s2)
(1)A和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若A最远能到达b点,a、b的距离L应为多少?从t=0时刻至A运动到b点时,摩擦力对B做的功为多少?
参考答案:(1)-2.0 m/s2(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2) W=-0.072 J
本题解析:(1)以向右运动为正方向,初始时刻,A、B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F与F′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F=F′,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μ(mA+mB)g=0.8 N
aA==2.0 m/s? aB=-
=-2.0 m/s2
(2)方法一 由加速度和初速度的值,可以判定B的速度首先达到零.
B速度为零时所用的时间:t1=-
此时B的位移:? sB=
t1时刻后,B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由于F′>Ff,B将向左运动.
设t1时刻后B的加速度为:aB′=
设t时刻A和B的速度分别为vA′、vB′
vA′=-vA+aAt? vB′=aB′(t-t1)(t>t1)
设t2时刻A、B速度相等,得:t2=0.70 s
设从t1到t2时刻B的位移:sB′=aB′(t2-t1)2
A从初始时刻到t2时刻的位移:sA=-vAt2+aAt
由题意:L=sB+sB′-sA=0.62 m
设摩擦力做的功为:? W=-μ(mA+mB)g(|sB|+|sB′|)? W=-0.072 J
方法二 vB<vA,B物体经过tB=-=0.2 s速度减为零.
此时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向左的作用力F′.
由于F′>μ(mA+mB)g,故B物体向左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F′-μ(mA+mB)g=mBaB′,得aB′=0.4 m/s2,方向向左.
A物体向左匀减速,B物体向左匀加速,当A、B达到共同速度时,A到达最远点b
设B物体向左运动t时间与A达到共同速度v,则有v=aB′t=vA-aA(t+tB)
得:? t=0.5 s,v=0.2 m/s
以向左为正方向,A、B物体的v-t图象如下.
由图象可知:L=?(vA-aAtB+vA+vB)tB+
?(vA-aAtB)t=0.62 m
Wf=μ(mA+mB)g=-0.072 J
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受力求出加速度,求出位移,根据W=Fs求出功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技巧《热力学第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