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静电现象》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 参考答案:粒子的加速度:a=qEm=qU2md,穿越电场的时间:t=Lv,偏转量:d=y=12at2=qU2L2mv2d,因此d2=qU2L2mv2.从公式可以看出,偏转量仅仅与粒子的初动能有关.故C正确,ABD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100V,内阻不计,R1、R2、R4的阻值均为300Ω,R3为可变电阻.C为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且通过竖直放置的荧光屏中心,极板长为L=8cm,板间距离为d=1cm,右端到荧光屏距离为s=20cm,荧光屏直径为D=5cm.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E0=9.6×102eV的动能连续不断地向右射入平行板电容器.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要使电子都能打在荧光屏上,变阻器R3的取值范围多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
参考答案:(1)当I=0时,E=U=1.5V,当U=0时,I=I短=0.7A,则r=EI短=1.50.7Ω=2.14Ω.
(2)用“×10”档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过于靠右),说明电阻较小,应换用小挡进行测量,即换用“×1”档测量.
(3)①根据R=UI,从表中数据得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先不变,再增大,所以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先不变再增大.
②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电流电压从0开始测起,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的电阻较小,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误差较小.实物图连接如下图.
(4)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多次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待测电阻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比较,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误差较小.电路图如下图.
故答案为:
(1)1.5V 2.14Ω
(2)较小×1档
(3)①先不变再增大
②
(3)(4)电路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静止放置一个带正电的小球A,其质量为m,M、N之间有一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让小球A自由滚下进入匀强电场区域,水平面也是光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一定能穿过MN区域继续运动
B.如果小球没有穿过MN区域,小球一定能回到出发点
C.如果小球没有穿过MN区域,只要电场强度足够大,小球可以到达P点,且到达P点速度大于等于
D.如果小球一定能穿过MN区域,电场力做的功为-mgR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x<0的空间内有倾斜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1,在x=0.2m处有一与X轴垂直的荧光屏.一质量为m=4×10-7kg,带电量q=1×10-5C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能忽略)从坐标为(-
1 15 |
3 |
参考答案:
(1)粒子从A点到O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为s=115m,末速度v=1m/s,
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可得:v2=2as,
解得:a=7.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3×10-6N,
粒子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勾股定理可得:静电力F=5×10-6N,
电场强度E1=Fq=0.5N/C,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θ=53°;
(2)粒子到达O点后做平抛运动,粒子到达M点时,
在水平方向:x=vt=0.2m,竖直方向:y=12at2,解得y=0.2m,
M点的坐标为(0.2m,-0.2m);
(3)静电力F2=qE2=4×10-4N,粒子重力G=mg=4×10-4N,
重力与电场力合力为零,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粒子离开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达到N点,
粒子打在N点,粒子进入磁场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于平面向里;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由几何知识可知,
圆周运动的半径r=0.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动量守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