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题《滑动摩擦力》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 参考答案:由题意可知,物体B匀减速上升过程,对物体B受力分析,绳子的拉力T小于物体B的重力大小,由于绳子的张力保持不变,隔离A分析,A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N、绳子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拉力T,滑动摩擦力f和外力F,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不变,拉力T的竖直分力逐渐减小,则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弹力N变大,滑动摩擦力f变大,故A、C正确;B、D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则( ) |
参考答案:A、因为A处于平衡状态,A受重力、支持力以及B对A的静摩擦力平衡,知A、B间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沿A与B的接触面斜向上,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摩擦力的方向与A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以B对A的摩擦力对A做正功.故A、C错误.
B、A、B能一起匀速下滑,对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有:Mgsinθ=μMgcosθ,可得μ=tanα.斜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B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故B、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某同学为了研究摩擦力做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长木板上,右侧拴一细线,跨过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实验时,木块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后因重物落地而做匀减速运动,下图甲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纸带中一系列小黑点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和B点时木块的速度vA=______m/s,
vB=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由纸带运动情况可以得出,纸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a=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若木块的质量m,A、B间距为lAB,则木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关系式WAB=______.(用vA、vB、m、a、lAB等物理量表示)
参考答案:(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vA=st=0.0684+0.07482×0.1=0.716?m/s?
vB=st=0.0941+0.10062×0.1=0.974?m/s?
(2)由△s=at2得加速度:a=△st2=0.1006-0.09410.12=0.641m/s2
(3)由动能定理得,木块在AB段克服外力所做的功:WAB=12mv2B-12mv2A?
或?WAB=Fs=malAB
故答案(1)0.716?m/s?0.974?m/s? (2)0.641? (3)12mv2B-12mv2A?或mal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在F为14N时物体的速度
参考答案:对物体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解得:a=Fm-μg?
由a与F图线,得到
0.5=7m-10μ? ①
4=14m-10μ? ②
①②联立得,m=2Kg,μ=0.3,故AB正确;
故a=0时,F为6N,即最大静摩擦力为6N,故C正确;
由于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无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速度和位移,又F为变力无法求F得功,从而也无法根据动能定理求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试题《平抛运动的运动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