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为了测量人体中的血液体积,取一小瓶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测得1 min内衰变的次数为N0=6×103次,它的半衰期T="5" h.将它注入人体,经过15 h后,从人体内取出
="10" mL血液,测得1 min内衰变的次数为
=2次.则该人体内的血液大约有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3.75×103 mL
本题解析:15 h是3个半衰期,故15 h后每分钟衰变的次数为:
则人体内的血液的体积为:
.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对某原子核衰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减少1,原子序数少1
B.放出一个
β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中子数减少1,质子数增加1
C.放出一个α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
D.γ射线是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核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能量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婷用
C0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C0的衰变方程是C0→Ni+e+.其中C0→Ni+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1)在衰变前C0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_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衰变前核静止动量为零,衰变时不受外力动量守恒,若衰变产物Ni和?0-1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且衰变产物只有Ni和?0-1e,那么衰变前后动量不守恒,违背了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碘131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是β衰变,发射β和γ射线,碘131半衰期为8天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电子流
B.由于碘131半衰期比较短,并会很快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氙同位素氙131,所以我国境内检测到的极微量核素碘131,不足以威胁人体健康
C.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若有四个碘原子核,经过4天就只剩下2个
D.压力、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具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
H+H→He+n是重核的裂变方程
B.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因为它的贯穿本领最强
C.大型水库中均匀分布着某种放射性物质,取一瓶样品检测,发现该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为a,过了12天再检测,浓度变成a/6,则此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4天
D.质量为m的重核,俘获质量为mn的中子后分裂成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块,同时放出3个中子,则此过程释放的能量为(m-m1-m2-2mn)c2?(c为光速)
参考答案:A、核反应方程:?21H+?31H→?42He+?10n是轻核聚变;故A错误.
B、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故B错误.
C、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4天,经过12天,即经历了3个半衰期,还有18未衰变,浓度变成18a.故C错误.
D、此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m-m1-m2-2mn,根据质能方程,得△E=△mc2=(m-m1-m2-2mn)c2 (c为光速).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