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上午8点上班
B.列车16点30分发车
C.考试在11点结束
D.课间休息10分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解答:A、上午8点上班,其中的8点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A错误;
B、列车16点30分发车,16点30分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B错误;
C、考试在11点结束,其中的11点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C错误;
D、课间休息10分钟,其中的10分钟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3
,则(?)
A.某秒末速度一定等于这秒初速度的3倍
B.某秒末速度一定比这秒初速度大3 m/s
C.某秒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3 m/s
D.某秒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3 m/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加速度是3
,说明任一秒内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为3 m/s。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秒末速度一定比该秒初速度(即前1秒末速度)大3 m/s,故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不同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不同的,例如木与木的动摩擦因数是0.30,木与金属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0。现分别用木与金属制作成多个形状一样,粗糙程度一样的长方体。选择其中两个长方体A与B,将它们叠放在木制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A叠放在B上,用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在B上,当拉力大小为F1时,A、B两物体恰好要分开运动。如果B叠放在A上,当拉力大小为F2时,A、B两物体恰好要分开运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F1>F2,可确定A的材料是木,B的材料是金属
B.如果F1<F2,可确定A的材料是木,B的材料是金属
C.如果F1=F2,可确定A、B是同种材料
D.不管A、B材料如何,一定满足F1=F2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设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A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为μ′,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A、B两物体恰好要分开运动,说明此时加速度恰好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②
由①②得:F1-μ′(M+m)=F2-μ″(M+m),如果F1>F2,则μ′>μ″,所以B与木的动摩擦因素大于A与木间的动摩擦因素,则B的材料是木,A的材料是金属,A错误;如果F1<F2,则μ′<μ″,所以A与木的动摩擦因素大于B与木间的动摩擦因素,则A的材料是木,B的材料是金属,B正确;如果F1=F2,则μ′=μ″,可确定A、B是同种材料,C正确;综上可知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了3t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下图中的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个质点做直径为d的圆周运动,在它运动3/4周的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
A.
,d
B.d,d
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位移为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为d和
,D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