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型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管内水银将长19cm的空气封在左管内,此时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4cm,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要使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为2cm,则需注入水银柱长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3cm或9c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③用V-1/p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如图所示图线。

(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和______。
(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V-1/p图线不过原点,则V0代表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2)移动活塞要缓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3)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8-2-8所示,三支粗细相同的玻璃管,中间都用一段水银柱封住温度相同的空气柱,且V1=V2>V3,h1<h2=h3.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则管中水银柱向上移动最多的是(?)

图8-2-8
A.丙管
B.甲管和乙管
C.乙管和丙管
D.三管中水银柱上移一样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温度上升时,三支管中的气体都在等压膨胀,根据盖·吕萨克定律:
=
=
,即ΔV=
V,由此可见,三支管中气体的体积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原来状态时管中气体体积的大小.开始时甲、乙两管中气体体积一样大且都比丙管中气体体积大,所以升高相同温度后,甲、乙管中的水银柱上移得最多,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气缸竖直放置,横截面积S=60
,质量不计的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移动,但不漏气,大气压强
=1.0×
Pa封闭气体的初始温度为127℃,若气体温度逐渐降低到27℃时,气体体积减小ΔV,若保持气体初始温度不变,而在活塞上放一重物,稳定后也可使气体体积减小ΔV,求重物的质量(g=10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第一次等压降温有:

放小物体后为等温过程有: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选修3-3选做题】
如图所示,某水银气压计的玻璃管顶端高出水银槽液面1m,因上部混有少量的空气使读数不准,当气温为27 ℃时标准气压计读数为76 cmHg,该气压计读数为70 cmHg,求:
(1)若在气温为27 ℃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4 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多少cmHg;
(2)若在气温为7 ℃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68 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多少cmHg。

参考答案:解:取管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
(1)设实际气体压强为p,若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当气温为27 ℃时
初状态P1=(76-70) cmHg=6 cmHg,V1=(100-70) cm·S=30 cm·S
末状态P2=p-64 cmHg,V2=36 cm·S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代入数据解得p=69 cmHg
(2)设实际气体压强为p"
初状态p1=(76-70) cmHg=6 cmHg,V1=(100-70) cm·S=30 cm·S,T1=273 K+27 K=300 K
末状态p3=p"-68 cmHg,V3=(100-68) cm·S,T3=280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代入数据解得p"=73. 25 cmH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