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电效应》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DE 本题解析:卢瑟福用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A 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B正确;重核的裂变过程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选项C 错误;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测定年代,选项D 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则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根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参考答案:ADE
本题解析:衍射是波的特性,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A正确;光的波长越小,频率越大,根据公式
可得光子的能量越大,B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外界因素无关,只和本身的性质有关,C错误;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是
原子核,带正电,故其电离能力最强,故D正确;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则遏止电压越大,故E正确。
考点:考查了光的波动性,半衰期,光电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放出的
C.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D.氢原子从n=4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物理题《电磁学》考点特训(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