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大量实验表明,通过由某一金属氧化物制成的棒中的电流I遵循I=kU3的规律(其中U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式中k=0.02A/V3).现将该棒与一个遵从欧姆定律的电阻器串连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以忽略、电动势E=6.0V的电源上.当串连的电阻器阻值R1是多少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6A?
 
	参考答案: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UR1.
又I=kU3
联立两式解得R1=25Ω.
答:当串连的电阻器阻值R1是25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6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I=0.3A,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电源的电动势E应等于(?)

A.1V
B.2V
C.3V
D.5V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 10 分)如图所示,R3=0.5 ,S断开时,两表读数分别为0.4A和2.4V,? S闭合时,它们的读数分别变化了0.3A和0.3V
,S断开时,两表读数分别为0.4A和2.4V,? S闭合时,它们的读数分别变化了0.3A和0.3V

求
(1)? R1、R2的阻值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两表均视为理想表).
 
	参考答案:(1) ?
? (2)E=2.8V;r=0.5Ω
(2)E=2.8V;r=0.5Ω
	本题解析::(1)S断开时,R1=U1/I1=2.4/0.4=6Ω
S闭合时,依题意有:U2=2.4-0.3=2.1V
I2=I1+0.3=0.7A
∴IR1= U2/ R1=0.35A
IR2= I2-IR1=0.35A
∴R2= U2/IR2=6Ω
(2)S断开时,有:E= U1+ I1(R3+r)=2.4+0.4(0.5+r)
S闭合时,有:E= U2+ I2(R3+r)=2.1+0.7(0.5+r)
解上述方程组得E=2.8V;r=0.5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本题在求解过程中要重点明确开关闭合和断开后电路中的串并联结构,熟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如图所示,用该实验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       (填“左侧”或“右侧”),根据实验测得的几组I、U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确定: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V,电源的内电阻为       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左侧;   1.40;   0.57
	本题解析:为保证电路安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左端电阻最大的位置;,由图象可确定:该电源的电动势为1.40V,电源的内电阻为:
考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电路,开关S原是闭合的,当R1、R2的滑片刚好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 处于真空中的电容器C的两个水平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做法中能使尘埃P加速向上运动的是 

A.把R1的滑片向左移动
B.把R2的滑片向左移动
C.把R2的滑片向右移动
D.把开关S断开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P开始时受重力及电场力而保持静止;而要使P向上运动,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应增大;
R1此时只能看作是导线,故调节R1不会改变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电容器与R2的左端并联;故向右移动滑片可以使C两端的电压增大;故C正确;B错误;开关S打开时,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