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 参考答案:若波向左传播,波形向左平移,则知质点P此刻向下运动,速度减小,在四分之一周期通过的路程S<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x轴上相距d=3.6m的两个质点M、N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已知质点M比N质点先起振,则该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据题质点M比N质点先起振,波从M传到N.由振动图象可知t=0时刻M点位于波峰时,N通过平衡位置向下,则有:d=(n+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生活中常见“蜻蜓点水”的现象,设蜻蜓贴近水面在水平方向匀速飞行,蜻蜓每次点水后会在水面上激起一个极细的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的运动时获得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该照片记录了蜻蜓连续两次点水时激起的波纹在拍照时的情形.若照片上两个圆的半径比为3:1,波纹的圆心就是蜻蜓击水的位置,则蜻蜓水平飞行速度大小与波速大小的比值为( ) |
参考答案:根据如图所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则圆圈越小,则时间越短,所以飞行方向则为从大圆到小圆;
若蜻蜓飞行的速度和水波的速度相同,那么蜻蜓的每一次点水的时候都会是在上一个水波的边线上,而第二个水波和第一个水波都在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所以每个圆都应该是内切的.然而图中则说明蜻蜓飞行的速度比水波的速度大,
水波传递的速度相同,而且由图里第一三个圆外切可以知道第三个圆扩散了1的距离之后和第一个圆相切,也就是说第三个圆再最初始的时候第一个圆应该是在3的位置,所以可以得出蜻蜓的飞行速度与水波的速度比为2:1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均在同一直线上,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均为1.5cm.波源在坐标原点,t=0时波源开始向y轴负方向振动,经过0.24s时间第二次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此波的周期T为______,波速为______.
参考答案:设此波的周期为T.据题,波源在坐标原点,t=0时波源开始向y轴负方向振动,经过1.5T时间形成右图中红色的波形,再
经过0.5T第一次形成题中的图示波形,再经过1T第二次形成题中的图示波形,则得:3T=0.24s,
故周期为T=0.08s.
由图知,此波的波长λ=8×1.5cm=12cm,则波速为v=λT=0.120.08m/s=1.5m/s.
故答案为:0.08;1.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中的实线.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起振.求:
(1)该列波的周期T;
(2)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由图象可知,λ=2?m,A=2?cm.
当波向右传播时,点B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下,包括P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为竖直向下.
(1)波速v=x△t1=60.6?m/s=10?m/s,由v=λI,得:T=λν=0.2?s.
(2)由t=0至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经历的时间△t2=△t1+34T=0.75?s=(3+34)T,而t=0时O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沿y轴正方向),故经△t2时间,O点振动到波谷,即:y0=-2?cm,s0=n?4A=(3+34)×4A=0.3?m.
答:(1)该列波的周期T=0.2?s;
(2)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2?cm,其所经过的路程s0=0.3?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题《运动的描述》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