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下列自然现象之中,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解释的是( )
A.天上的彩虹
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
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
2、计算题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 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3、选择题 某同学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A.增大双缝间距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增大双缝到单缝的距离
D.改用波长较短的光(如紫光)作为入射光
4、选择题 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亮条纹的宽度是不等的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宽
C.只有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才能在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
D.频率不相同的两列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
5、填空题 在用双缝干涉仪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2.0×10-3m,若双缝间距为0.2mm,缝到屏的距离为L=0.8m,则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