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物理学史上,首先提出光的电磁说的物理学家是
A.麦克斯韦
B.奥斯特
C.惠更斯
D.托马斯·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首先提出光的电磁说的物理学家是麦克斯韦,A对;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B、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秤的钩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C、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便于合力的计算
D、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参考答案: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注意事项如下:
⒈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2.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这样描出两点画出拉力方向时更准确.
3.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零刻度,将两弹簧测力计互相勾着水平拉伸,选择两只读数相同的使用使用时不超过量程,拉弹簧秤时,应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伸长时的结点位置要相同.
5.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6.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7.两拉力F1和F2夹角不宜过小或过大,力的大小可以适当大一些,作力的图示,标度要一致.
故答案为: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把一根长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如图所示磁针的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爱因斯坦
C.牛顿
D.伽利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个实验是人类首次发现电流具有磁效应,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是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两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某同学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另一同学在B点挂的钩码数应是(?)

A.1个? B.3个? C.5个? D. 7个
参考答案:BC?(3分)
本题解析:
设每一个钩码产生的作用力为F,如图,构成力的合成示意图,可知在B端受力最大不能超过7F,最小不能小于F,所以选项B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时,甲、乙两组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重物通过细线跨过滑轮拉相同质量小车,位移传感器(B)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A)固定在轨道一端.甲组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改变重物的重力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多组数据,并画出a-F图象.

(1)位移传感器(B)属于______.(填“发射器”或“接收器”)
(2)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的条件是______.
(3)图(c)中符合甲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象的是______;符合乙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象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1)位移传感器(B)属于发射器
(2)在该实验中实际是:mg=(M+m)a,要满足mg=Ma,应该使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3)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Ma
得a=mgM而实际上a′=mgM+m,所以图(c)中符合甲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象的是②.
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符合乙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象的是①
故答案为:(1)发射器
(2)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3)②;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