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面的表格是某地区1~7月份气温与气压的对照表:

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正确的是(?)
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况几乎不变
B.7月份的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减弱了
C.7月份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
D.7月份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平均气温升高了,大气压减小.影响气体压强的微观因素: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个是分子的密集程度.
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强.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平均气温升高了,所以无规则热运动加强.故A、B错误.
C、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但是压强减小,知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则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1)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4eV,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m/s,求该紫外线的波长λ(电子质量me=9.11×10-31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1eV=1.60×10-19J)
(2)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的电能获取方式.图为某风力发电站外观图.设计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40kW.实验

测得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20%,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当地水平风速约为10m/s,问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约为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答案:(1)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很好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0? ?①
光速、波长、频率之间关系:c=λv? ②
联立①②得紫外线的波长为:
λ=hcW0+12mv2m=6.63×?10-34?×3×1083.34×1.6×10-19+0.5×9.11×10-31×(106)2=3.23×10-7m.
(2)风力发电过程是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设发电机的叶片长度为r,则单位时间内吹过叶片的风的体积为:V=vπr2
则单位时间内风的动能为:EK=12mv2=12ρv3πr2? ①P=20%EK? ②
联立①②得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为:r=1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转变为内能.
参考答案:“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变为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机械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实例解释,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接触面分子间距离较近,达到了表现分子力的距离,D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多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B.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C.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D.当温度由20℃变为40℃,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应变为原来的2倍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