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1)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
(2)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并测出光波波长。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3)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手轮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纹,手轮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条纹的间距是_____________mm。(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如果已经测得双缝的间距是0.30 mm、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1 m,则待测光的波长是_____________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选择题 以下几个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
B.惠更斯原理可以完美地解释与波动有关的所有现象
C.一切物体都辐射红外线,且辐射强度与温度有关,因此红外线辐射又称为热辐射
D.激光的频率非常高,因此不能调制携带声音、图像等信息
3、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火焰的像在肥皂液薄膜上
B.若要观察到图(b)中的干涉图样,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左侧
C.若要观察到图(b)中的干涉图样,人应位于金属丝圈的右侧
D.由于重力作用,使肥皂液薄膜上薄下厚,相当于三棱镜,所以这一现象实际上是光的色散
4、选择题 (2011年龙岩检测)如图12-2-11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图是不同的单色光形成的双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图样.分析各图样的特点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12-2-11
A.甲、乙是光的干涉图样
B.丙、丁是光的干涉图样
C.形成甲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乙图样光的波长短
D.形成丙图样的光的波长比形成丁图样光的波长短
5、选择题 图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普通光源做实验,如加单缝S,即可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B.在屏上距双缝S1、S2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一定出现暗条纹
C.照射单缝S的单色光的频率越大,光屏上出现的条纹间距越小
D.若将单缝S去掉,再将缝S1封住,只留下缝S2,则单色光通过缝S2只能在屏上形成一片光亮,不会有任何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