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描述的情况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在跑道上加速跑的运动员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C.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析选择.
解答:A、在跑道上加速跑的运动员,有加速度,故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共线,故不平衡,故B错误;
C、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加速度为零,故平衡,故C正确;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只受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故选C.
点评:本题根据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特点可确定哪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对于匀速转动的物体,属于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平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两个共点力,F1=2 N,F2=4 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A.1 N
B.5 N
C.7 N
D.9 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最小值Fmin=4 N-2 N=2 N;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最大值Fmax=4 N+2 N=6 N.故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2 N≤F≤6 N,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到了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实验器材,关于该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细绳套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不同位置
B.用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让两拉力的夹角尽可能接近零度
C.用两测力计互成角度拉两个细绳套时,在记下测力计读数的同时记下拉力的方向
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与水平木板平行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为了使两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一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且拉到同一个结点,要让拉力与水平木板平行,方便作出平行四边形,实验时要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及细线的方向,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
解答:A、为了使两次实验对橡皮筋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故用两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故A错误;
B、两拉力的夹角太小,会导致作图困难,故B错误;
C、实验时要让拉力与水平木板平行,同时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及细线的方向,方便作出平行四边形,故CD正确.
故选CD
点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是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们要在实际实验操作去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这样才能对实验有深刻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A.3?N、4?N、8?N
B.3?N、5?N、1?N
C.4?N、7?N、8?N
D.7?N、9?N、16?N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三力平衡时,三力可以组成首位相连的三角形,故要使三力的合力为零,应保证任意两力之和可以大于等于第三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等于第三力.
解答:A、3N与4N的合力最大值为7N,最小值为1N,不可以与8N的力平衡,故A错误;
B、3N和5N合成时,最大8N,最小2N,不可能与1N合成,故B错误;
C、4N和7N合成时,最大11N,最小3N,可能与8N合成,达到平衡;故C正确;
D、7N和9N的合力最小为2N,最大是16N,故可以与16N的力平衡,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判断三力能否平衡可以利用数学中三边组成平行三角形的方法,只要三边能组成三角形,则合力一定能为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轻滑轮悬挂重力为G的物体.轻绳总长L,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现将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向右移动距离d而使绳不断,则d的最大值为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将一端缓慢向右移动,两绳的夹角增大,所受的拉力增大,当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2G时,绳子刚要被拉断,距离达到最大值.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得此时两绳之间的夹角,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得绳子两端之间距离的最大值.
解答:设
距离达到最大值时,绳子的夹角为2α.此时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F=2G.
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
? 2Fcosα=G
解得,cosα=
,则sinα=
根据几何知识得:AB之间距离的最大值d=L?2sinα=
L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平衡条件与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Cross the stream where it is shallowest. 渡河要挑最浅处. /从易处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