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甲、乙两图均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1)采用装置______(填“甲”或“乙”)更好一些.
(2)打点计时器必须接______(填“高压”或“低压”)交流电源.
(3)丙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果发现打下的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mm,这是因为实验时______.
参考答案:(1)甲好一些.
理由:①因为用夹子固定纸带,可以避免乙图中用手握住纸带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手的抖动会造成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被拖长或位置不能确定;另一方面,用夹子固定纸带,便于将纸带调整为竖直方向,以避免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低压交流电源.
(3)如果发现打下的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mm,这是因为实验时释放纸带前未打开电源,也就是打第一个点时纸带已经有了速度.
故答案为:(1)甲(2)低压(3)释放纸带前未打开电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小车B.钩码
C.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D.细线
E.电火花计时器F.纸带
G.毫米刻度尺H.低压交流电源
I.220V的交流电源
(1)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______.
(2)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d5、d6,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5,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
(3)实验中,钩码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系统增加的动能,主要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电火花计时器直接使用220V,不需要低压交流电源,不需要的器材是H.还需要天平测量钩码的质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算2点速度,
即第点2的瞬时速度等于13间的平均速度v2=d3-d12T,
也等于04间的平均速度v2=d44T
把钩码和小车看成系统
系统减小的势能即为钩码减小的重力势能△Ep=mg(d5-d1)
系统增加的动能为小车和钩码增加的动能△Ek=12(M+m)v52-12(M+m)v12
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就是验证△Ep=△Ek,即mg(d5-d1)=12(M+m)(v52-v12)
(3)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以及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阻力,使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完全转化为系统的动能,还有一小部分由于克服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1)H;天平;(2)v2=d3-d12T或v2=d44T;mg(d5-d1)=12(M+m)(v52-v12);(3)小车和纸带受到阻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分析得到的纸带,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 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 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 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_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锤的动能和势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
(2)大于;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物质量m=1k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______m/s;
(2)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打点计时器周期为0.02s,B点的速度为:vB=hAC2T=0.8659-0.70992×0.02m/s=3.90m/s;
(2)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mgh=1×9.8×0.7875=7.70J;
增加的动能为:△Ek=12mvB=12×1×3.902=7.61J;
由于有阻力做功,故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故答案为:
(1)3.90;
(2)7.70J,7.61J;阻力做负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______m/s;
(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
参考答案:(1)由v?t2=xt可知重物速度的大小v?B=h?C-h?A2T=(86.59-70.99)×0.012×0.02m/s=3.90m/s?
(2)设重物质量为m,OB对应的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p减=mghB=7.70m,动能增加量为△E?k增=12mv2B=7.61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相等,因此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3.90
? (2)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因为在误差范围内,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增加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