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一 个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B.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
C.从t=T/4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也可能打到右极板上
D.从t=3T/8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然打到左极板上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本题中电子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中运动,电场力是周期性变化的,关键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电子的运动情况.,可以分析电子在一个周期内的运动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从t=0时刻释放电子,前内,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向右,电子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T/2内,电子受到向左的电场力作用,电子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接着周而复始,所以电子一直向右做单向的直线运动,直到打在右极板上,故A正确B错误;
从t=T/4时刻释放电子,在T/4-T/2内,电子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2-3T/4内,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向左,电子继续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T/4时刻速度为零;在3T/4-T内电子受到向左的电场力,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5T/4内电子受到向右的电场力,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在5T/4时刻速度减为零;接着重复.若两板距离足够大时,电子在两板间振动,故C正确;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从t=3T/8时刻释放电子的运动情况,电子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由于一个周期内向左运动的位移大于向右运动的位移,所以电子最终一定从左极板的小孔离开电场,故D错误.
故本题选AC。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根据完全相同的“表头”改装而成的两个不同量程的电流表A1和A2,其中A1的量程是A2的5倍,现将这两个电流表串联在一起接入某电路中,则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角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两个电流表的读数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参考答案:解;两表的电阻不同,大量程的内阻小,小量程的内阻大.
?两表串联后,电流大小相同,故示数相同;
因是串联关系,又内阻不同,故分压不同,即两表头的电压不同,则通过
两表头的电流不同,故两相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角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不相同? 相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l所示,带有小孔的平行极板A、B间存在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0,极板间距离为L.其右侧有与A、B垂直的平行极板C、D,极板长度为L,C、D板加不变的电压.C、D板的右侧存在宽度为2L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与A、B板平行.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e的电子(重力不计),从A板处由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通过B板的小孔飞出;经C、D板间的电场偏转后恰能从磁场的左侧边界M点进入磁场区域,速度方向与边界夹角为60°,此时磁场开始周期性变化,如图2所示(磁场从t=0卸时刻开始变化,且以垂直于纸面向外为正方向),电子运动一段不少于
;的时间后从右侧边界上的N点飞出,飞出时速度方向与边界夹角为60°,M.N连线与磁场边界垂直.求:

(1)电子在A、B间的运动时间
(2)C、D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3)写出磁感应强度B0变化周期T的大小各应满足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1)电子在AB间直线加速,加速度a=eE0m
电子在AB间运动的时间电子从B板的小孔飞出时的速度为t,则L=12at2
解得: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让原来静止的氢核,氘核,氚的混合物经同一电场加速后,速度最大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过程只有电场力做功,
根据动能定理得:qU=12mv2
整理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2Ω,电压表(0~3V 约3kΩ),电流表(0~0.6A 约1.0Ω),滑动变阻器有R1(10Ω 2A)和R2(100Ω 0.1A)各一只.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选填“R1”或“R2”).
(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由图可较准确地求出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参考答案:(1)电路中最大电流I=Er=1.5V2Ω=0.75A,R2的额定电流小于0.75A,同时R2阻值远大于电源内阻r,不便于调节,所以变阻器选用R1.
(2)对照电路图,按电流方向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得知,当I=0时,U=E,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则将图线延长,交于纵轴,纵截距即为电动势E=1.48V
r=△U△I=1.48-0.80.36Ω=1.88Ω.
故答案为:
(1)R1;(2)连线如图;(3)1.48,1.8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