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库仑
C.法拉第
D.奥斯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学生容易选D,原因是学生容易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混淆。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一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2)如果共点力F1、F2的大小均不变,分力F1固定,分力F2顺时针转动180°的过程中,F1和F2的合力大小随着它们的夹角θ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F2继续转动180°,回到原来位置,试在图中画出F1和F2的合力大小随着它们的夹角θ变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1)BCD(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
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选项中都应是根据伽利略的论断,而不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故选项A、B错误;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伽利略,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不受力则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若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即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必定受外力作用,故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英国的物理学家库化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的三大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D.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A错;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纸带测得AC、CE的距离为S1和S2,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______.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质量m及对应的
的值,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
请在如图(d)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图线,并从图线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2f
根据△x=aT2得
a=S2-S14f2
(2)画出a~1m图线,并从图线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坐标原点,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为零,知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故答案为:(1)S2-S14f2
(2)如图,结论是:在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Half a tale is enough for a wise man. 智者一说就领会. /响鼓不用重棰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