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5所示,是自由落体的频闪照片。横线表示小球下落中每隔一个周期所到达的位置。已知频闪周期为0.042s,最下边是第六个位置,标明的数字是28.4,向上依次是19.6和12.5。请你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小球经过倒数第2条横线时的速度,以及运动中的加速度。(如果需要估算,重力加速度可取g=10m/s2)

参考答案:
?m/s? a?
m/s2
本题解析:解析:由于照片中只有数字没有单位,所以先确定长度单位。由第六个位置可知
s。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重力加速度按g=10m/s2估算)
m=28.8cm。可见图中的数字的单位是厘米。
下面两段的长度分别为
cm=
m,
cm=
m。
由

得
?m/s2
m/s2
小球经过倒数第2条横线时的速度为
?m/s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运动员做跳伞运动,打开伞前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伞打开后先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运动员做跳伞运动,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A中图象表示的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中间没有减速运动的过程,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看出,先做匀加速,接着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最后匀速,而且速度方向没有改变,符合题意,故B正确;
C、D、运动员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向下、且大小不变;开伞后减速下降,空气阻力大于重力,故合力向上,当阻力逐渐减小到等于重力,当合力为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变成向上,且逐渐减小到零,图C中加速度没有反向,图D中没有减为零,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6分)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住宅小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勇敢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假设每层楼高h=3.2m,孩子下落经过了9层楼的高度后,被吴菊萍接到;从吴菊萍刚刚看到孩子下落时从所站的地方冲到该楼楼下大约需要T=1.4s,请你估算一下留给吴菊萍的反应时间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参考答案:Δt=1s
本题解析:设从孩子开始下落到被接住用时为t,下落高度总共为H
则有
H=9h
设反应时间为Δt,则有Δt=t-T
代入数据可得:Δt=1s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自由落体的运动时间由竖直高度决定,再根据人的运动时间,可知反应时间为两个过程的时间之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
B.卡文迪许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首先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参考答案:A、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研究并得出正确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故A正确;
B、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故B错误;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
D、卡文迪许首先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秒内、二秒内、三秒内位移之比是1:3:5
B.在一秒末、二秒末、三秒末的速度之比是1:2:3
C.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4:9
D.在相邻两个一秒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