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题《弹力》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E?记下两细绳拉力的方向,使结点拉到位置O.点 本题解析: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那么:①纸带的?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ΔEP=?J,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 K=?J.(均取两位有效数字)③通过计算,数值ΔEP与ΔE K并不相等,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①左②0.47、0.46③ 克服空气阻力及摩擦阻力作功 本题解析:①①从纸带上可以看出0点为打出来的第一个点,速度为0,重物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所以应该先打出0点,而与重物相连的纸带在下端,应该先打点.所以纸带的左端应与重物相连.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 |
参考答案:(1)( ACD )(得4分),
(2)记录力的大小、方向和作图时等有误差(得2分)
本题解析:(1)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些,A正确
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B错误
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纸面,C正确
套橡皮条的绳套要细些且稍长为好,D正确
故选ACD
(2)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实验结果会有误差,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记录力的大小、方向和作图时的误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M
B.m=2M
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在木箱与货物一起向下滑到卸货过程中,则有
卸下货后,木箱被弹回轨道顶端,有
联立解得,A错误B正确,
设下滑时加速度为,弹起离开弹簧后加速度为
,则有
解得:
解得:,所以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C正确,
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D错误,
点评:本题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关键是合理地选择研究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 8 分)某同学设想用如图甲的装置来测量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两光电门l、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1)用游标卡尺测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图乙中游标卡尺读数为?cm 。滑块在轨道上做匀变速运动时,先后通过光电门l 、2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 ,用d 、t1、t2 、L 表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为?
(2)要使细线中拉力近似等于钩码重力,滑块质量M 与钩码质量m 应满足??关系。
(3)满足(2)后,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断开气源时,测得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不改变钩码的质量,接通气源,测得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2,用“a1、a2、g来表示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参考答案:⑴1.050;?;⑵M远大于m;⑶
。(每空2分)
本题解析:(1)通过图乙读改写即可,主尺是1cm,游标尺是10×0.05mm=0.50mm=0.050cm,故d=1.050cm;滑块在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1=,在光电门2时的速度为v2=
,故由公式v22-v12=2aL得,加速度a=
;
(2)将M与m看成一个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m)a,设细线中拉力为T,则再对钩码进行受力分析可得:mg-T=ma,联立以上两个式子解之得T=,故只有当M>>m时,T≈mg;
(3)断开气源时,mg-mgμ=(M+m)a1;接通气源时,mg=(M+m)a2;联立以上两式,解之得摩擦因数μ=。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电场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