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杨氏干涉实验》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同一实验装置下,l、d相同,由Δx=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体的影子边缘发虚,是由于光传播过程中在绕过障碍物的边缘时发生的衍射现象造成的,A错;光在介质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会产生偏振现象,反射光和折射光是不同的偏振光,在镜头前加上合适的偏振片可以过滤一部分反射光,B正确;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看上去呈淡紫色,是由于镜头上的薄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干涉所致,C错;凸透镜边缘的构造类似于三棱镜,彩色边缘是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而被分开产生的,D错。
考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B、D,图中A、B、D分别是单缝衍射实验、双孔干涉实验和薄膜干涉的实验,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的特有性质,因此单缝衍射实验、双孔干涉实验和薄膜干涉的实验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BD错误.
C、此实验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的粒子性,不能说明光的波动性.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8分)
(1)为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现准备了下列仪器:
A.白炽灯? B.双窄缝片? C.单窄缝片? D.滤光片? E.白色光屏
把以上仪器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写字母代号).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A.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为入射光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减少双缝间距
D.增大双缝间距
(3)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⑴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_mm和______mm。
参考答案:(1) ADCBE (2) ABC (3) 0.642 ? 10.298?(各2分)
本题解析:(1)下图是实验装置图,根据实验图可知排列顺序为ADCBE
(2)本题中d代表双缝间距离,L代表双缝到光屏的距离,根据可知,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为入射光、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L,减少双缝间距d,都可以增大条纹宽度。故选ABC.
(3)读数方法和螺旋测微器一样,所以读作:0.642mm和10.298mm
点评:容易题。螺旋测微器是日常生活和工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长度的仪器,能正确地使用和读数是一种起码的技能,它是高考的热点.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则是:①以毫米为单位.②整数部分由固定刻度的整数决定.③小数部分则由固定部分的半刻度和可动部分的示数共同决定.若固定部分过半刻线,则可动部分的示数加上0.5,若没有过半刻线,就由可动部分的示数来确定.有一点必须明确,示数一定要读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试题《弹力》高频考点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