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反应A+3B=2C,若7gA与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8.5gC,则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
  A.14:3:17                 B. 28:2:17
  C.1:3:2                   D. 无法确定
 
	        2、填空题  气体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同温同压下),则A的化学式是          ,推断的依据是             和           。
 
	        3、选择题  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的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
 
	        4、填空题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所得产物随通入的CO2的物质的量的不同而不同。完成下列填空。
(1)25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最多可吸收CO2            L(标准状况下)。
(2)向25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溶液增重4.4 g,将所得溶液蒸干,计算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向未知浓度、体积为V L的 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体积(标准状况下)的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的条件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3)若反应中CO2和NaOH均无剩余,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m1 g 白色沉淀。
①根据以上数据,用代数式表示CO2的体积V(CO2)=                    。
②根据以上数据,推理计算出NaOH溶液的浓度范围。
(4)写出确定NaOH浓度的实验步骤,并用代数式表示NaOH溶液的浓度。(设计实验方案时,只能用题中提供的CO2和NaOH溶液,不得使用其它化学试剂。)
实验步骤:                                     。c(NaOH)=             。
 
	        5、填空题  (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       ℃;要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             (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     (填:“甲”、“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