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反应mX(g)+nY(g)
qZ(g)+pW(s)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通入氦气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增加X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2、选择题 温度为T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发生PCl5(g)
?PCl3(g) + Cl2(g)反应。反应过程中c(Cl2)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0 ~50 s 的平均速率v(Cl2) =1.6×10-3mol/(L·s)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02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该反应的ΔH <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c(Cl2)<0.2 mol/L
3、填空题 经过长期实践,人们总结出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间的定量关系:在恒温下,对简单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同反应物浓度方次乘积成正比(反应物浓度的方次,等于反应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如:对于反应式mA+Nb====C,v=K[A]m·[B]m(其中K为常数)。
今有一反应aA+bB====C,在25 ℃时,将A、B溶液按不同浓度混合,得下列实验数据:
A的浓度/mol·L-1
| B的浓度/mol·L-1
| 反应速率/mol·L-1·s-1
|
1.0
| 1.0
| 1.2×10-2
|
1.0
| 4.0
| 1.92×10-1
|
4.0
| 1.0
| 4.8×10-2
|
分析以上数据,求出a、b的值: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14分)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热值高达122500~16000 kJ·m-3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1)已知: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①
2H2(g)+O2(g)=2H2O(g) ΔH2=—483.6 kJ·mol-1 ②
C(s)+H2O(g)=CO(g)+H2(g) ΔH3=+131.3 kJ·mol-1 ?③
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ΔH= kJ·mol-1。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2)33.6 L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 e-。
(2)工作温度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是用煤炭气(CO、H2)作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在正极反应,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做电解质,以金属镍(燃料极)为催化剂制成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H2-4e-+2CO32-=3CO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
(3)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A、B两点时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总:n(B)总= 。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 降温? B 加压? C 使用催化剂? D 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5、选择题 下图表示2A(g)+B(g)
2C(g) ΔH<0,这个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