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4分)稀盐酸与铝发生反应,要生成3.36L氢气(标准状况),需消耗铝 g;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电子。
参考答案:2.7 0.3
本题解析:铝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3.36L氢气(标准状况)是
,所以消耗铝是0.1mol,质量是2.7g。转移电子是0.1mol×3=0.3mol。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溶液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 ·mol—1)
|
蔗糖
| 25.0
| 342
|
硫酸钾
| 0.3
| 174
|
阿司匹林
| 0.2
| 180
|
高锰酸钾
| 0.3
| 158
|
硝酸银
| 0.1
| 170
|
?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Ag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只列式,不计算结果);“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和蔗糖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注意:第(2)题空格只要求写表达式,不需要化简与计算)
(3)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填操作序号)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定容时俯视读数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1) A
(2) 0.1 / 170 ; ( 2×0.3/ 174+0.3/158 )/0.5
(3)①③
本题解析:(1)、蔗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A项正确;硫酸钾是盐,能电离,属于电解质,B项错误;高锰酸钾是盐,属于电解质,C项错误;硝酸银是盐,属于电解质,D项错误;(2)、由m/M可知n(AgNO3)=0.1g÷170 g ·mol—1=0.1/170mol或5.88×10—4mol;先由m/M可知n(K2SO4)=0.3g÷174 g ·mol—1=0.3/173mol,n(KMnO4)=0.3g÷158 g ·mol—1=0.3/158mol,再由K2SO4~2K+可知n(K+)="2" n(K2SO4)= 2×0.3/173mol,由KMnO4~K+可知n(K+)= n(KMnO4)= 0.3/158mol,则鲜花保鲜剂中总的n(K+)=(2×0.3/173+0.3/158)mol;由n/V可知,c(K+)=(2×0.3/173+0.3/158)mol÷0.5L=( 2×0.3/ 174+0.3/158 )/0.5mol/L;(3)①、被称量物与砝码位置颠倒,此时m(被称量物)=m(砝码)—m(游码),导致固体药品的质量偏小,由m/M、n/V可知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均偏低;②、定容时俯视读数,导致溶液试剂体积偏小,由n/V可知,c偏高;③、烧杯、玻璃棒蘸有溶质,转移之后不洗涤,洗涤液不转移入容量瓶,由n/V可知,c偏低;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定容时所得溶液体积无影响,因此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NH3分子中共价键数目为0.3 NA
B.1 L 1 mol·L-1H2O2溶液中氧原子数目为2 NA
C.25℃时,pH=7的纯水中OH-数目为1×10-7 NA
D.1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NH4+数目为0.1 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N-H键,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mol,因此分子中共价键数目为0.3 NA,A正确;B、溶剂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氧原子,B不正确;C、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因此不能计算氢氧根的物质的量,C不正确;D、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因此1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1 NA,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L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微粒数目等于2NA
B.1molCnH2n+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3n+1)NA
C.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标准状况下,8.0gSO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