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其单质甲可发生:

甲+乙
丙+丁+水。
(1)若丙为NO2。
①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NO2可作火箭重要燃料—肼(N2H4)的助燃剂。N2(g)+2O2(g)=2NO2(g) △H=+67.7kJ·mol-1,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 kJ·mol-1,写出肼(N2H4)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二甲醚(CH3OCH3)也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b电极是?极,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2)若丙为SO2。
①把乙滴入硫酸铜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完成SO2使KMnO4褪色的离子方程式:
?MnO4- +?SO2 +?=?Mn2+ +?SO42- +?H+
③一定条件下:2SO2(g)+O2(g)
2SO3(g) △H<0。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反应达平衡时,若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则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x表示温度,y表示n(SO2) ?b.x表示压强,y表示SO2的转化率
c.x表示n(SO2),y表示n(O2) ?d.x表示n(SO3),y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
2、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
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Ⅰ。然后改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Ⅱ、Ⅲ、Ⅳ。
针对上述系列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
| A
| B
| C
|
Ⅰ
| 0.050mol·L-1
| 0.050mol·L-1
| 0.050mol·L-1
|
Ⅱ
| 0.070mol·L-1
| 0.070mol·L-1
| 0.098mol·L-1
|
Ⅲ
| 0.060mol·L-1
| 0.060mol·L-1
| 0.040mol·L-1
|
Ⅳ
| 0.080mol·L-1
| 0.080mol·L-1
| 0.12mol·L-1
|
?
A.由Ⅰ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mol-1·L
B.Ⅱ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
C.若Ⅲ只是升高温度,则与Ⅰ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第Ⅳ组实验数据的得出,只能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才可以实现
3、选择题 某温度下,X(g)+Y
2Z反应达到平衡,在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情况下,平衡均向右移动,则下列有关反应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Z是固体
B.逆反应是放热反应,Y是固体,Z为气体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只有Z不是气体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Y和Z均为气体
4、选择题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
CO2(g)+H2(g)。CO2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
CO2(g)+H2(g)的ΔH>0
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D.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g)和1mol H2O(g),发生上述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再通入1mol H2O(g)和1mol CO(g)的混合气体,v正、v逆反应速率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