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选择酚酞溶液为指示剂,当溶液的颜色变为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B.在“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实验中,在牙膏与蒸馏水搅拌、静置分离后的澄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Cu(OH)2,当产生绛蓝色沉淀时,说明牙膏中含有甘油
C.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把从盐酸中析出的晶体进行抽滤,用酒精洗涤晶体1~2次,然后抽滤,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后称其质量,计算产率。
D.人体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氨气、溴中毒休克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强碱滴定弱酸,终点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故使用酚酞做指示剂,正确;B、溶液中出现绛蓝色,但不是沉淀,错误;C、其可溶于酒精,故不能使用酒精,错误;D、乙醚本身有毒,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用干燥的pH试纸检测碳酸钠溶液、氯水、稀醋酸的pH
B.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用蘸有浓溴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
C.需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450 mL,则配制时应选用450 mL的容量瓶
D.将液溴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于冷暗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A项错误;浓溴水具有强挥发性,溴蒸气具有毒性,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或用玻璃棒蘸取品红溶液检验,B项错误;实验室中没有450 mL的容量瓶,配制450 mL的溶液应选500 mL的容量瓶,C项错误;液溴易挥发,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应用棕色瓶保存,并置于冷暗处,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药品的使用和保存,仪器选用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保存浓硝酸
B.准确量取9.50 mL稀硫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
D.实验室中保存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塞;B项,量筒只能准确到0.1 mL,选项B中要准确量取9.50 mL稀硫酸不能用量筒去量取;C项,NaOH容易吸潮,不能通过放在滤纸上再放到托盘中测量;选项D正确。
点评:实验室常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用磨口玻璃塞封存;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可用10ml移液管或吸量管准确量取9.50 mL稀硫酸;氢氧化钠易潮解,并有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实验室中保存Na2CO3溶液,常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应将所有实验过程中取用的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做蒸馏实验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油或酒精着火时都可以用水扑灭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正确,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易将试剂污染;
B.正确,做蒸馏实验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量气体的温度;
C.不正确,油或酒精着火时都不可以用水扑灭,应用砂子灭火;
D.不正确,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洗。
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C.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D.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错误,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 正确,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后,没现象的是KCl,开始有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的是AlCl3,始终都有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
C 错误,如果含有SO32-,也有此现象
D 错误,钠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Cu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置换不出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