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透明
B.胶体微粒粒度在1~100nm之间
C.丁达尔现象
D.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参考答案: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氯气、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
B.NH4Cl受热易分解;
C.纯碱为粉末状固体,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
D.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解答:A.因氯气、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应选用饱和食盐水,故A错误;
B.NH4Cl受热易分解,应采用冷却热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故B错误;
C.纯碱为粉末状固体,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应选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选择萃取剂四氯化碳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混合分层,然后分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除杂、晶体制备、气体的制取、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选项B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稍过量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溶液的可行方案
B.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C.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
D.向某溶液中,依次加入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参考答案: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溶液铁粉要过量,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故A正确;
B、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很大,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到溶液呈红褐色为止,即可的氢氧化铁胶体,故B错误;
C、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铝溶解,所以制备氢氧化铝用铝盐与弱碱,如氨水,故C错误;
D、溶液中含有Fe3+或Fe2+或Fe2+、Fe3+,依次加入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都变红,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Fe2+.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2+,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 制得Fe(OH)3胶体
|
B
|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 前者溶液变蓝, 后者有黄色沉淀
|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 I2+I-
|
C
| 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 产生了乙烯
|
D
| 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出现红色沉淀
| 蔗糖水解已水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当液体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就制得Fe(OH)3胶体,错误;B.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因为KI3的溶液中存在平衡:I
I2+I-,所以存在I2,遇到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存在I-,在滴加AgNO3溶液时,会产生黄色沉淀,正确;C.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由于乙醇有挥发性,它也有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证明产生了乙烯,错误;D.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就会产生光亮的银镜,这时才可以证明蔗糖已水解,错误。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因装配仪器不慎划破手指出血,可立即在出血处滴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
[? ]
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产生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