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
B.室温时NA个NO2分子处于标况时气体的体积将小于22.4L
C.6.9g?K2CO3溶于足量的水形成的溶液中,HCO3-和CO32-的总数为0.5NA
D.1mol?Cl2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氧化铁胶体胶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
B、由于二氧化氮能够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存在可逆反应;
C、K2CO3溶于足量的水后存在HCO3-和CO32-和H2CO3;
D、Cl2通入足量的水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0.5mol电子.
解答:A、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生成胶粒小于NA个,故A错误;
B、NO2分子会有部分转化成四氧化二氮,物质的量减少,标况时气体的体积将小于22.4L,故B正确;
C、6.9g碳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1mol,碳酸根电离、水解后,溶液中存在HCO3-和CO32-和H2CO3,三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5mol,故HCO3-和CO32-的总数小于0.5NA,故C错误;
D、氯气反应中减少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的转移电子数为0.5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氯气和碱溶液、水的反应中,氯气减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本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C.N2中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溶解,低温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NO2溶于水即生成硝酸和NO,所以A正确;B不正确,引入了杂质氢氧化钠,应该是直接加热即可;C不正确,应该通过炽热的铜;D不正确。应该是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答案选A。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只用下列一种物质不能鉴别:苯、CCl4、KI溶液、NaCl溶液、Na2SO3溶液的是
A.FeCl3溶液
B.AgNO3溶液
C.溴水
D.KMnO4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分别混合的现象为: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变为浅绿色、不反应不分层、生成沉淀和气体,现象不同,能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B、NaCl溶液、Na2SO3溶液与AgNO3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正确;C、与溴水分别混合的现象为: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变为棕黄色、不反应不分层、溴水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D、分别混合的现象为: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褪色且溶液变为棕黄色、不反应不分层、溶液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题中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操作,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①
| 证明米汤中含有淀粉
| ?
|
②
| 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
|
③
| 除去Fe2O3中的Al2O3
| ?
|
④
| 证明粗盐中含有少量Ca2+
| ?
|
供选择的实验操作:
A.加入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对照比色卡?
C.加入碘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参考答案:(4分)① ?C ?② ?B?③?D ?④?A ?[每空1分]
本题解析:①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证明米汤中含有淀粉的实验方法是加入碘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答案选C。
②通过pH值的测定,即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所以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对照比色卡,答案选B。
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除去Fe2O3中的Al2O3的方法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答案选D。
④钙离子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证明粗盐中含有少量Ca2+的方法是加入Na2CO3溶液,观察现象,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除杂的物质 | 试剂 | 操作 A Fe2O3(Al2O3) NaOH溶液 过滤 B CO2(HCl) NaOH溶液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C NaCl(Na2CO3) 稀硫酸 蒸发结晶 D NH3(H2O) 浓硫酸 将气体通过洗气瓶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Al2O3可与NaOH溶液反应,而Fe2O3与NaOH不反应,然后通过过滤可除去杂质,故A正确;
B.CO2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用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加入硫酸不能将杂质除去,在蒸发结晶操作较为复杂,不能得打纯净物,可用盐酸除杂,故C错误;
D.NH3和浓硫酸反应,应用碱石灰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