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K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答案:C
A、正确,K 闭合时,d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B、正确,由方程式可知:PbO2+2H2SO4+Pb=2PbSO4+2H2O,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1molH2SO4
C、不正确,K闭合时,II中SO42-向d电极迁移;
D.正确,K闭合一段时间后,II被充电。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盐桥的作用是平衡正负极电荷, 形成闭合回路
B.为防止轮船发生腐蚀,往往在轮船外壳焊上金属锌,这是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C.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CuSO4是电解质溶液,电解前后溶液浓度不变
D.电镀是特殊的电解,电解前后阴极减少的质量与阳极增加的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为防止轮船发生腐蚀,往往在轮船外壳焊上金属锌,锌活泼,这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错;C、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CuSO4是电解质溶液,电解前后CuSO4溶液浓度减小,粗铜放电时,,比铜活泼的金属优先放电,而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所以电解前后溶液浓度减小;D、电镀是特殊的电解,,阳极材料本身放电,所以电解前后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D错。故选AS。
点评:熟练掌握电解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电解池和电镀池,电解质溶液的变化区别,前者变小,后者基本不变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9分)某化学学习小组欲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量电解产生的氢气的体积(预计H2的体积6mL左右)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现有以下的仪器可供选择:

(1)若要完成以上的实验,将所给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
A接?、?接?,B 接?、?接?。
( 2)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3)已知氯气溶于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
HC1+HC1O。常温下在一个容积为50mL的针筒(如图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动,针筒上有刻度)里吸入40mLCl2和l0mL H2O。

①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在有日光的地方,最终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解释①的现象:?
(4)假定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50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的氢气为5.6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摇匀U形管内的溶液后溶液的pH约为__?__。
参考答案:(9分)
⑴A接 G 、F 接 I,(1分,错一个为0分)
B 接 D 、E 接 C ,(1分,错一个为0分)
⑵?淀粉KI溶液变蓝色( 1分)
⑶①?气体颜色变为无色,占20ml或者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2分)
②?Cl2+H2O
HC1+HC1O?, 2HC1O =? 2HC1 +? O2 ↑?减小HC1O的浓度,使平衡右移,而2Cl2∽ O2?所以形成20 ml氧气?(2分)
⑷? 12 (2分)
本题解析:(1)为完成实验,铁电极必须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否则铁将参与电解;为测定H2的体积,应将氢气能入G口,将水经F口排入大小适量的I量筒中;为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应将氯入通入到淀粉KI溶液中,最终通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吸收,以防污染空气。
(4)由H2↑?~ 2NaOH,可求得最终OH—的浓度为0.01mol/L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 ]
电源X极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A. 正极 Na2SO4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
B. 正极 AgNO3溶液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4OH- -4e-=2H2O+O2↑
C. 负极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D. 负极 Fe(OH)3胶体和导电液 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
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参考答案: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电流的方向是:外电路从原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所以a是正极,b是负极,即c是在阳极,该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产生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氯气,故A正确;
B、H2、NH3、Cl2、HCl、NO2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收集时H2、NH3,导管是短进长出,Cl2、HCl、NO2的收集是导管长进短出,故B正确;
C、蒸馏或是分馏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故C错误;
D、氨气的收集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可以短进长出,用碱石灰来干燥,用水来吸收时,要防止倒吸,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