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I、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B中选择试剂,在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填入序号):
B:(1)NaCl细颗粒;(2)NaOH溶液;(3)水;(4)CaO;(5)饱和Na2CO3;(6)溴水;(7)KMnO4溶液。
C:(1)变性;(2)盐析;(3)蒸馏;(4)分液;(5)结晶;(6)洗气。
物质
| 加入试剂
| 操作方法
|
①苯(苯甲酸)
| ?
| ?
|
②乙酸乙酯(乙醇)
| ?
| ?
|
II、1 mol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参考答案:I ①(2)(4);?②(5)(4)? II? 3
本题解析:I苯甲酸易溶在苯中,所以要利用苯甲酸的酸性,使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苯不溶于水,所以分液即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
II.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但酯基水解后又产生1个酚羟基,所以需要3mol氢氧化钠。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蒸馏实验中为了温度测量准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以下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所含CCl4分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
C.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D.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为(如右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钉与热浓硫酸的反应。其探究流程如图所示:

(1)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先向烧杯中加入______(填“甲”或“乙”)。
(2)根据加入的反应物的量,实验需要选取的烧杯的规格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50 mL? b.100 mL? c.500 mL?d.1 000 mL
(3)上述流程图中从“静置”后的混合物中得到上清液B不能采用过滤的操作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铁钉生锈,上清液B中可能既含Fe3+,又含Fe2+,要检验上清液B中有无Fe2+,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4)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SO2,还可能含有H2和CO2。流程图中“加热”时可能生成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利用下列仪器可以同时检验气体A中是否含有H2和CO2(其中的夹持仪器、橡胶管和加热装置已经略去),则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仪器的字母代号),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试剂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A B? C D? E F
参考答案:(1)甲 (2)b
(3)浓硫酸会使滤纸炭化,从而使过滤失败 d
(4)C+2H2SO4(浓)
2SO2↑+CO2↑+2H2O
A—C—B—E—F—D(或A—C—B—E—F—D—E,) 除去气体A中的SO2 Ca(OH)2或Ba(OH)2
本题解析:(1)倾斜烧杯,加入铁钉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如果先加入浓硫酸,再加铁钉,则容易溅起浓硫酸伤人。(2)浓硫酸为30 mL,已经超过规格为50 mL烧杯容量的1/3,加热时,浓硫酸容易溅出,而500 mL和1 000 mL烧杯容量较大,浓硫酸不能完全没及加入的铁钉,故应选取100 mL烧杯。(3)因为反应后的溶液仍为浓度较高的硫酸,用滤纸过滤,会导致滤纸炭化,从而使过滤失败;检验是否含有Fe2+,可利用其还原性,即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紫色是否褪去。若选择a,无论是否含有Fe2+,溶液都会变为红色,因为溶液中已含有Fe3+;若选择b,则只能检验是
否含有Fe3+,先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入铁粉,红色褪去;若选择c,即使含有Fe2+,生成的Fe(OH)3沉淀颜色较深,会掩盖Fe(OH)2沉淀的颜色,并且生成的Fe(OH)2沉淀也会迅速转化为红棕色的Fe(OH)3沉淀。(4)铁钉为碳和铁的合金,还可能发生C和浓硫酸的反应。检验CO2利用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检验H2利用CuO和无水CuSO4粉末,由于SO2会对CO2的检验造成干扰,因此检验前要先除去SO2。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Na2CO3比NaHCO3容易溶解于水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O3粉末与Na2CO3粉末同时分别倒入适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前者的反应更剧烈
C.Na2CO3很稳定,而NaHCO3受热时容易分解
D.Na2CO3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而NaHCO3溶液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相同的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B、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
C、碳酸氢钠加热时能分解,碳酸钠加热时不分解;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解答:A、相同的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反应结合氢离子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钠需要先结合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B正确;
C、加热时,碳酸氢钠能分解,碳酸钠不分解,所以碳酸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稳定性,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如下: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Ca(OH)2=CaCO3↓+H2O+NaOH,所以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和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molAl的质量是
A.13g
B.26g
C.27g
D.54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m=n×M=2mol×27g/mol=54g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