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A.2:1
B.1:2
C.3:1
D.1: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3NO2+H2O=2HNO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到+5,由+4降低到+2,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3NO2+H2O=2HNO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到+2,则1molNO2作氧化剂,
N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到+5,则2molNO2作还原剂,
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盐酸与氯气均可以和铁反应,从产物中比较可得出氯气比盐酸强的性质是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金属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盐酸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根据得电子的能力来分析.
解答:盐酸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所以氯气中Cl元素的得电子能力大于盐酸中Cl元素的得电子的能力,
则氯气比盐酸的氧化性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时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2OH-=Cu(OH)2↓
D.钠投入水中:Na+H2O=Na++OH-+H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大理石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B.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C.漏写生成硫酸钡的离子反应;
D.没有配平.
解答: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离子反应为2H++CaCO3=CO2↑+H2O+Ca2+,故A错误;
B.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H2O,故B正确;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SO42-+Ba2++Cu2++2OH-=Cu(OH)2↓+BaSO4↓,故C错误;
D.钠投入水中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及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离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烧瓶
C.漏斗
D.分液漏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利用物质的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解答:萃取、分液必须用到的仪器名称叫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萃取和分液实验的仪器确定,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
A.二氧化碳
B.稀盐酸
C.蔗糖
D.硫酸铜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能导电,电解质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则电解质溶液能导电,以此来解答.
解答:A.二氧化碳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故A不选;
B.稀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故B选;
C.蔗糖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故C不选;
D.硫酸铜晶体中存在离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导电,明确导电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