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退色,证明A中反应有?(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②?。
(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Na2O2+
HCl=
Cl2+
NaCl+
?该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要求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1)Cl2 4H++4I-+O2=2I2+2H2O(或2H2O+4I-+O2=2I2+4OH
(2)吸收HCl和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3)①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 ②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
(4)1 4 1 2 2H2O 不能 Na2O2与生成的H2O反应有O2生成;HCl混在Cl2中;H2O混在Cl2中;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1)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退色,说明A中反应有Cl2生成;若B中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不能说明一定有Cl2生成,因为O2也可把I-氧化成I2:4H++4I-+O2=2I2+2H2O,从而使试纸变蓝。(2)装置C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HCl和Cl2,防止污染空气并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O2。(3)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能得到O2;O2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得到的。(4)由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所缺物质为H2O,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一是因为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且气体与固体反应较慢;二是因为HCl易混入Cl2中,生成的H2O及H2O与Na2O2反应生成的O2也易混入Cl2中,使Cl2不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仅用水能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仅用CO2能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氧化钠和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过氧化钠还能生成氧气,据此可以鉴别,选项A正确;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虽然过氧化钠也生成氧气,但物明显的现象,选项B不正确;在加热的条件下,氧化钠能被氧化生成过氧化钠,选项C不正确;由于过氧化钠还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过氧化钠加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先变化,后褪色,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同学用沉淀量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有关叙述如下。
①可以使用MgCl2溶液作沉淀剂,使OH-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②检验
是否完全沉淀的操作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溶液
③用氯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优点是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④用氯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优点是碳酸根离子能完全转化为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测定方法应该使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的
转化为碳酸盐沉淀,然后求得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不能选用MgCl2溶液作沉淀剂,因为碳酸钠水解产生OH-,也可以与MgCl2反应,①错;检验
是否完全沉淀的操作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溶液,观察是否继续生成沉淀,②正确;碳酸钡的溶度积比碳酸钙的溶度积小,③正确;碳酸钡在水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故碳酸根离子不能完全转化为沉淀,④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生成Na2CO3。
(1)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请你选择一种溶液?,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A.
B.
C.
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