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试题《胶体》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K2FeO4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使之形成沉淀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因此可用于净化自来水并杀菌消毒,正确;B.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可知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正确; C.由于酸性H2SO3>H2CO3,所以若要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SO2气体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而CO2不能溶解,也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正确。D.地沟油的成分是油脂,所以对“地沟油’’蒸馏不可能获得汽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参考答案:(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故答案为: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根据化学事实进行的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是由于SO2具有漂白性,错误;B.铝热反应需要高温引燃,是因为反应需要有个活化的过程,与反应热的大小或放热吸热无关,错误;C.聚光束仪照射淀粉溶液,看到一条“光亮通路”,是由于淀粉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但是不能证明淀粉分子直径>10-7m,错误;D.向溶液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再加氯水,看到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加入氯水后溶液中产生了Fe3+,与KSCN发生反应产生血红色的物质,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水泥厂、冶金厂、硫酸厂常用高压电对气体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气体中常带有大量的悬浮固体小颗粒,其直径一般在10-9m~10-7m内,所以形成了较稳定的气溶胶,难以沉降。根据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通电时胶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某一电极附近运动,使尘粒的浓度不断增大,逐渐结合成较大颗粒沉降于电极附近,这样气体得以净化。此种方法常叫做“静电除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和胶体性质相关的自然现象
B.食盐中由于含适量的碘化钾因而可有效地抗核辐射
C.锂可用于制造质量轻、容电量大的可充电电池
D.高纯度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板材料之一
参考答案:A、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在海面上由于太阳光的加热使得海面上的空气从下到上形成密度差,而太阳光在不同密度的介质中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使得光线在传播中发生了全反射,从而形成了海市蜃楼,而云属于胶体,通过丁达尔效应可观察到此现象,故A正确;
B、加碘食盐是添加了碘酸钾,不能有效地抗核辐射;故B错误;
C、锂质量轻,是一种活泼金属,常用作可充电电池,故C正确;
D、高纯度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板材料之一,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