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比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Na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B.Fe3O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Cu与Cl2直接化合生成CuCl2;Cu与S直接化合也能得到CuS
D.CO2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不能生成沉淀;SO2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也不能生成沉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选项A中Mg失火不能用CO2灭火是因为Mg可以在CO2中燃烧,其反应为:2Mg+CO2
2MgO+C,钠失火不能用CO2灭火是由于Na燃烧生成Na2O2,而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又起助燃作用,故A选项正确;Fe3O4可写成FeO·Fe2O3,是因为Fe有+2和+3两种化合价,而Pb有+2和+4两种化合价,无+3价,故不能写成PbO·Pb2O3,而应写成2PbO·PbO2;C项中Cu与Cl2直接反应生成CuCl2,是由于Cl2的强氧化性,而S的氧化能力较弱,只能将Cu氧化为Cu2S;D选项中,CO2通入Ba(NO3)2溶液中不生成沉淀,是因为不能用弱酸制强酸,而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在酸性条件下
具有强氧性,可将SO2氧化为
,
与Ba2+结合生成BaSO4沉淀,故B、C、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学生用实验方法来分析碳酸钠的纯度。该同学设计出如图②所示的实验装置(各符号代表的仪器如图①所示),其中A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样品,分液漏斗内盛装稀硫酸,B内为碱石灰固体。他利用碱石灰的增重求出纯净的碳酸钠质量,再求纯度。重复正确操作3次,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通过仔细分析,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套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有锌片、浓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钙固体、蒸馏水)。

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析在实验改进前,实验中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改进后的实验中,A装置分液漏斗中所盛的液体为__________,U形管内盛有。在整套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中U形管内盛有__________,D装置在整套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请画出应该补充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药品或试剂。
参考答案:(1)①U形管A中产生的CO2不可能全部进入U形管B中;②U形管A中产生CO2的同时还会带出水蒸气进入U形管B中;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会进入U形管B中。由于存在上述3种原因,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就不等于CO2的质量,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将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2)稀硫酸?锌片?产生氢气,把B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通入后面装置中,确保二氧化碳被
充分吸收?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避免进入装置C中
(3)不够完整。必须在装置B、C之间加入一个干燥装置(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本题的实验原理很简单:让待测的碳酸钠样品与硫酸反应,用碱石灰吸收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称量吸收装置的质量确定反应放出的CO2的量,进而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和纯度。原理虽然很简单,但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须排除水蒸气、空气等因素的干扰。
实验改进前,装置仅由二氧化碳产生装置A以及二氧化碳吸收装置B组成,仅从实验原理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结合实验操作实际,就会发现如下问题:(1)装置A中留住部分CO2;(2)产生CO2的同时,必然会带出水蒸气;(3)吸收装置B的导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CO2、水蒸气。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测量过程中必将出现较大的偏差。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实验装置必须进行改进。结合上面分析,很容易推断出改进后实验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和它们对应的作用,其中B是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碳酸钠样品和硫酸反应),而装置A的作用就是把装置B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以利于充分吸收,装置D的作用是避免空气带来的实验干扰(即避免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C所吸收),装置C的作用显然是吸收二氧化碳。明确装置的作用,就可确定各装置所装的药品,其中A中的药品为稀硫酸和锌片,B中的药品为稀硫酸和碳酸钠样品,C和D中的样品均为碱石灰。
通过对上述实验原理的分析,可以发现改进后的装置仍然存在问题:随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带出的水蒸气没有处理。因此还需对“改进”了的实验装置进一步改进,即在B、C装置之间再安装一个吸收水蒸气的装置。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6分)吸烟对健康有害,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对人体有不同的危害。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将香烟燃烧产物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他无明显现象。试完成下列问题:
(1)①中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雾中(填“存在”或“不存在”)CO,作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③中无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该烟雾中含有CO2
(2)存在?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还原CuO得到的Cu又被氧化,故看不到CuO变色
本题解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还原氧化铜,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并且后者与盐酸反应比前者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更迅速的是(溶液的浓度均相同)(?)
A.Na2CO3和NaHCO3
B.Na和Mg
C.KHCO3和K2CO3
D.Si和A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金属越活泼(还原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碳酸的酸式盐阴离子只需结合一个H+生成CO2和H2O,而其正盐需结合两个H+生成CO2和H2O,所以反应放出气体后者比前者缓慢;Si不与盐酸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
A.金刚石
B.大理石
C.铝合金
D.二氧化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用途,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