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CO2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采取sp杂化
B.CO2晶胞是体心结构
C.干冰是原子晶体
D.CO2为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CO2是直线型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碳原子是sp杂化,A正确,CD不正确。根据CO2晶胞的结构可判断,其晶胞是面心结构,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N2的结构式::N≡N:
B.NaCl的电子式:

C.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D.F-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A、N2的结构式为N≡N,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不必标出,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不存在共价键,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故C错误;
D、氟离子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氟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X2YZ6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X、Y、Z为前20号元素,X+的M层电子数为8,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Z只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B.原子半径:X>Z>Y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
D.X2O、YO2两种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参考答案:X2YZ6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X、Y、Z为前20号元素,X+的M层电子数为8,则X的质子数为2+8+8+1=19,X为K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Y为Si元素;Z只显-1价,则Z为F元素,
A.非金属性F>Si,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故A错误;
B.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K>Si>F,故B错误;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KOH,为强碱,故C正确;
D.K2O含有离子键、SiO2含有共价键,二者含有化学键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与二氧化硅晶体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不相同
B.C2H5OH与C2H5Br相比,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后者,而沸点却远高于后者,其原因是前者的分子间存在氢键
C.非金属单质只能形成分子晶体
D.短周期元素离子
和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
,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正确,干冰为分子晶体,熔化时要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而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熔化时要克服共价键;B正确,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而C2H5Br不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能影响物质的熔沸点;C错,如金刚石、晶体硅都是非金属单质,但属于原子晶体;D正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即
,若
,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铜粉放入装有浓氨水的试管中,塞紧试管塞,振荡后发现试管塞越来越紧,且溶液逐渐变为浅黄色(近乎无色)溶液,打开试管塞后,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塞越来越紧,是因为反应消耗了大量NH3
B.溶液逐渐变为浅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少量的NO2
C.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溶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D.上述反应原理可用于测定O2的含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振荡后试管越来越紧,属于减压状态,说明试管中的O2参与了反应。化学反应为:4Cu+8NH3+O2+2H2O→4[Cu(NH3)2]OH;AB错误;打开试管塞后,溶液迅速变为蓝色溶液说明+1价的铜被氧化成+2价,[Cu(NH3)2]OH→[Cu(NH3)4](OH)2。C错误;根据铜粉质量可以测定试管中O2的含量,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