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现有C6H6和C6H6O组成的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1-a%)×8/9?B? a%×8/9 ?C. 1-a%?D.(1-13a%/1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式可知,混合物种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总是1:1的,质量之比总是12:1的。则根据碳元素的含量可知,氢元素的含量是a%/12,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含量是1-a% -a%/12 =1-13a%/12,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的关键是以及化学式的特点,得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然后在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乙醛
B.乙二醇(HOCH2CH2OH)
C.乙醇
D.甲酸甲酯(HCOOCH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的通式CnHmOz+(n+m/4-z/2)O2=nCO2+m/2H2O可知,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条件下,燃烧消耗的氧气主要与(n+m/4-z/2)有关系,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有机物4.6克,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克与8.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4
B.C2H4
C.C2H6
D.C2H6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生成物水和CO2的质量分别是5.4g和8.8g,物质的量分别是0.3mol和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的氧气是5.4g+8.8g-4.6g=9.6g,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有机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0.2mol×2-0.3mol×2=0.1mol,所以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2︰6︰1。由于2个碳原子只能最多结合6个氢原子,因此最简式也就是分子式。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高三化学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 ℃);b-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简述两套方案各自的优点: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
(3)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_________。理由______。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它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 ①中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控制反应的进行;
②中用热水浴加热,可形成较平稳的乙醇气流,使反应更充分;
②中的斜、长导管起到冷凝回流乙醇蒸汽的作用?(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2分)
乙:①与③中的干燥管可防止溶液中的水与无水硫酸铜反应,避免干扰生成物的验证
(2分)
(2)乙①;甲②;乙③?(3分)
(3)温度计(2分);控制水浴温度在78 ℃或略高于78 ℃,使乙醇蒸汽平稳流出,减少挥发,提高反应效率 (2分)
(4)c处无水硫酸铜变蓝;d处生成红色沉淀 (2分)
(5)
?(2分)
本题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和两套试验装置的比较可以获得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关下列两个装置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B.右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
C.长导管是起导气、冷凝回流作用
D.制硝基苯和酚醛树脂均选择浓硫酸作催化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制取硝基苯需要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50℃~60℃,所以需要温度计,A正确。制备酚醛树脂也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在装置中长导管是起导气、冷凝回流作用,C正确。酚醛树脂的制备需要用浓盐酸作催化剂,D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