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操作
| 解释及结论
|
A
| 将胆矾放入坩埚中加热脱水,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 胆矾晶体易失结晶水
|
B
| 苯酚中滴加溴水有白色沉淀
| 苯酚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
|
D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此位置指示的是被蒸馏物质的沸点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胆矾由蓝色变为白色是在加热条件下,常温下颜色不变,所以不能说明胆矾晶体易失结晶水,A错;苯酚中滴加溴水有白色沉淀,是苯酚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了三溴苯酚,B错;C中无法排除S
和Ag+的干扰,C错。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在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C.做焰色反应前应先将铂丝在稀硫酸中洗干净再蘸取待测液进行实验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因为也可能含有SO42-;B不正确,因为也可能含有HCO3-或SO32-或HSO3-;C不正确,稀硫酸难挥发,应该用盐酸洗涤,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用pH广泛试纸测得0.10mol·LNH4Cl溶液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核电站险情不断,核辐射在日本扩散,并可能蔓延至全球。下列图标中警示放射性物品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学生通过下列家庭小实验探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合理的是( )
A.用石膏粉与少量生豆浆调拌均匀后加到煮沸的豆浆中制作豆腐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热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淀粉遇I2显示蓝色,而不是KIO3。B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