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浸湿。
D.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再注缓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答案:C
C.不正确,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不能先将试纸浸湿,否则将溶液冲稀,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NaOH、KOH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
A.具有玻璃塞的细口瓶
B.具有橡胶塞的广口瓶
C.带普通滴管的滴瓶
D.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广口瓶一般盛放的是固体药品,滴瓶不适用于长期盛放碱液。由于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容易和强碱反应生成黏性较强的硅酸盐,是玻璃塞和瓶口黏合在一起,不易打开,所以不能用玻璃塞,要用橡胶塞。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5分)
实验室通过实验测定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的中和热.实验需用约450mL 0.50mol/L NaOH溶液.容量瓶(100mL,250mL,500mL各一个)
(1)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将NaOH固体放在?(填实验用品或仪器的名称),用托盘天平??g NaOH固体.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
B.转移时有溶液溅出容量瓶外
C.定容时,将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相同溶质的溶液润洗
E.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3)将50mL 0.50mol/L盐酸与60mL 0.50mol/L NaOH溶液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一定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当生成1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① HCl(aq)+NH3·H2O(aq)=NH4Cl(aq)+H2O(l);△H=-a kJ·mol-1
② HCl(aq)+NaOH(s)=NaCl(aq)+H2O(l);△H=-b kJ·mol-1
③ HNO3(aq)+KOH(aq)=NaNO3(aq)+H2O(l);△H=-c kJ·mol-1
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填字母).
A.a>b>c? B.b>c>a? C.a="b=c?" ? D.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
(1)小烧杯(或玻璃器皿)(2分)10.0 g(2分)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2分)
(2)D E (2分)
(3)环形玻璃搅拌器(2分)
(4)H+(aq)+OH-(aq)=H2O(l);△H=-57.3kJ·mol-1(3分)B(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探究NH4HCO3的热稳定性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错误,因为分解的产物中有氨气易产生倒吸;B、正确,收集密度小的氢气,短进长出,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的二氧化碳,长进短出,用向上排空气法;C、正确,因氨气、氯化氢难溶于四氯化碳易溶于水,因而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D、正确,考虑到氨气的干燥、收集、吸收均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②制取乙酸乙酯时应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生成的乙酸乙酯
③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④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只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⑤苯酚遇到FeCl3溶液会变蓝色
⑥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做过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上的银,可用稀HNO3清洗,正确
②一般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不正确
③正确
④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在碱液中水解后,再酸化后进行检验,不正确
⑤苯酚遇到FeCl3溶液会生成紫色的络合物,不正确
⑥正确
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