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碳族元素》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2017-09-23 23:41: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E.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
参考答案:(1)① Si+3HCl ②  ↑ 发生爆炸 (2)BC (3)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反应原理为 Na2SiO3 + 2HNO3 = H2SiO3↓+ 2NaNO3
本题解析:(1)①根据原子守恒即质量守恒可以写出SiHCl3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SiHCl3和H2O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分析它们化合价的变化可知, ,而Cl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因此另一种元素即H元素的化合价必定降低,即另一种物质是H2。 (2)SiC和Si3N4均为原子晶体,熔点高,性质稳定,A、B正确。光导纤维的材料为SiO2,C正确。玻璃是一种玻璃态物质,无固定的熔点。盐酸不能与硅反应,而HCl在573 K以上的温度下可与硅发生反应。因此D、E都不正确。 (3)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HNO3的酸性大于硅酸,所以发生反应:Na2SiO3 + 2HNO3 = H2SiO3↓+ 2NaNO3。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为了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______与______之间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1)饱和NaHCO3溶液 (2)CO2+C 2CO (3)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2,H2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 (4)D? E?④
本题解析:(1)装置B用来除去HCl,最适宜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 2CO。 (3)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2,H2也能使CuO还原,故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所以必须用装置C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D与E之间连接装置④,以除去其中的CO2。 验证CO具有还原性的常用实验方法是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通过黑色固体变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说明。除去尾气中的CO的常用方法是点燃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首次制造出了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空心笼状分子C20,该笼状结构是由许多正五边形构成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C2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0与C60、C70互为同素异形体 B.C20中有12个五边形,30条棱边 C.C20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沸点 D.C20的摩尔质量是240 g·mol-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20是分子晶体,硬度小,熔沸点低,其中五边形的个数可用均摊法求得:20×0.6=12,边数=12× =30。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的。“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C60与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的对应酸是硅酸(H2SiO3) B.二氧化硅易溶于水 C.SiO2可与CaO或NaOH反应 D.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就是Si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硅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硅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选项同B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