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推断题  A、B、C、D、E、F、G七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超过20。在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D是地壳中含量最大的元素,B、D的原子序数之比为 3:4,A和E、B和F同主族,A、D、E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G的原子序数,请回答: 
(1)A与D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 。 
(2)化合物BD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GB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C和F结合可生成一种超硬物质,有关该物质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有润滑性②易磨损③抗腐蚀④强还原性⑤抗冷热
(4)F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5)将物质的量比为1:1的CO2和H2O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到a mol的E2D2(固体过量)中,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加入到500 mL 1 mol·L-1盐酸中,产生无色混合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bL,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a=____, b=____。 
 
	参考答案:(I)分子晶体;
 (2)O=C=O; Ca2+
(3)②④
 (4)Si +2OH- + H2O==SiO32- +2H2↑
(5)0.25;2.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的作用是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装置图中的仪器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反应生成气体,在加入药品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泄漏,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①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多余的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防止干扰后面的试验,
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除去SO2气体;
②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证明了碳酸酸性比硅酸强,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所以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即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
故答案为: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依据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试管D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SO2+2HCO3-=SO32-+H2O+2CO2,
故答案为:否;SO2+2HCO3-=SO32-+H2O+2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推断题  
有两种气体单质Am和Bn,已知2.4gAm和2.1gB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之比为2:3。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A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1)A、B两种元素符号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Am中m的值是多少?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元素的符号为O,B元素的符号为N 
(2)m=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1)元素X、Y、Z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W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化合物A由X、Y、Z三元素共同构成,其浓溶液中通入W的单质时,可产生气体XY2和化合物ZWY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为C元素,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Na元素,W的原子序数比Z大,应为第三周期元素,且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应为Cl元素,则
(1)X为C,Y为O,Z为Na,C和O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半径C>O,Na位于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则原子半径顺序为Na>C>O,故答案为:Na>C>O;
(2)W为Cl,单质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3)化合物A由C、O、Na三元素共同构成,其浓溶液中通入Cl的单质时,可产生气体CO2和化合物NaClO3,说明A为碳酸盐,应为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3Na2CO3=5NaCl+NaClO3+3CO2,故答案为:3Cl2+3Na2CO3=5NaCl+NaClO3+3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X 、Y、Z、W四种主族元素,若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等电荷数的X阳离子的氧化性;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数的Y的阴离子半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ZXYW
B. WXYZ
C. XYZW 
D. ZYXW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