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称量NaOH 固体时,将NaOH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 3H2↑而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的后面,所以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故可以通过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正确。B.萃取剂应该与原来的溶剂互不相溶,而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来的溶解中要大。酒精与水互溶,所以不能作为萃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剂。错误。C.NaOH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直接称量,应该用烧杯来称量。错误。D. KNO3和NaCl都容易溶解于水,所以不能用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应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分离它们的混合物。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A、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干,故A错误;
B、蒸馏操作时,为防止暴沸应,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故B正确;
C、分液操作时,为防止药品污染,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故C正确;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相溶,CCl4与水不互溶,而酒精与水互溶,故D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容量瓶检漏时,向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B.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C.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中含有少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
D.配制稀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应向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将容量瓶正放后,再把瓶塞旋转180度,再倒置后看是否漏水,A项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任何药品,均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B项错误;中和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只要洁净即可,不必干燥,不能用待装液润洗,C项正确;不能在量筒中进行稀释、混合等操作,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在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C.做焰色反应前应先将铂丝在稀硫酸中洗干净再蘸取待测液进行实验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因为也可能含有SO42-;B不正确,因为也可能含有HCO3-或SO32-或HSO3-;C不正确,稀硫酸难挥发,应该用盐酸洗涤,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将AlCl3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AlCl3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的CaSO4
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D.将Cl2、HCl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lCl3 为强酸弱碱盐,蒸发结晶容易大量水解,同时水解产生挥发性的酸HCl,导致蒸发结晶后得不到无水AlCl3 ,A错误;CaSO4 存在溶解平衡,加入饱和Na2CO3 溶液,CO32- 与Ca2+ 结合生成更难溶的CaCO3 沉淀,从而除去了内壁的CaSO4 ,B正确;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不能直接加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应该先加入碱中和水解的酸,所以C错误;除去Cl2 中混有的HCl气体,应该通过饱和的食盐水洗气瓶,D错误;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