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I1逐渐增大
B.通常情况下,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电离能I1<I2<I3
C.同周期元素,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I1增大
D.通常情况下,电离 能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同族元素,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I1逐渐减小,故A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通常情况下,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电离能I1<I2<I3,故B正确;同周期元素,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I1增大,故C正确;通常情况下,电离能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该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比较容易。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微粒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微粒不显电性
B.该微粒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原子的组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所以和H不能在同一位置。质量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即该微粒的质量数是4,因此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此元素是
A.硫
B.碳
C.氧
D.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因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只能是两层,因此是氧元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种方法中,可以用于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的是
A.水洗
B.加热
C.通入CO2
D.加入盐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除去苏打固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根据二者的性质可知,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杂.
解答: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溶于水,故A错误;
B.加热固体混合物,碳酸氢钠 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蒸气、二氧化碳,这样可以于除去苏打固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C错误;
D.加盐酸会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将原物质除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D.T与16O、17O、18O构成双氧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36个
B.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C.H2、D2、T2在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1:2:3
D.氘、氚聚变反应生成其它元素,属于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组成的分子有36种,但有一些分子量是相同的,故分子量没有36个,错误;B中应互称同位素,错误;C中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分子量之比,正确;D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