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
b.过滤操作过程中,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
c.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在量筒中衡稀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2)现有六种气体:H2、O2、NH3、SO2、NO2、NO。可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

①若气体从B口进入,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烧瓶中注满水,则气体应该从___(填写“A”或“B”)口进入,可以收集的气体是_____。
参考答案:(1)ad(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①H2、NH3(2分)
②B(2分)? H2、O2、NO(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本题解析:(1)a.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a正确;b.过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只能用来引流,不能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溶液进行搅拌,b错误;c.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所以用浓硫酸配制稀溶液时,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不正确;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则溶液的体积增加,因此所得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答案选ad。
(2)①作气体的收集装置时,当从B口通入气体时,相当于采取的是向小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的气体密度应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气体与空气不反应,所以符号条件的是氢气和氨气。
②若在烧瓶中注满水,则气体应该从B口进入,所以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水反应,也不能溶于水,NH3、SO2、NO2、都和水反应,所以可以收集的气体是H2、O2、NO。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导致中和滴定的测量值偏小的是……( )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②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后读数平视;④摇动锥形瓶时,瓶中有少量液体溅出;⑤滴定时,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待测液。
A.只有③
B.④和⑤
C.①②和③
D.③和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偏高;②偏高;③偏低;④偏低;⑤无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试剂中,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的是
A.氢氟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
D.水玻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氢氟酸能与玻璃反应,不能使用玻璃瓶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不能使用玻璃瓶塞。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
| 现象
|
A
| 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B
| 饱和 溶液中通入 ,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C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 ,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D
| 氨水中滴加少量 溶液,振荡
| 溶液变浑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中增大氯离子浓度,平衡向生成氯化钠的反应移动,正确。CO2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B不正确。C中应该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当CO2过量时碳酸钙又和CO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澄清,不正确。D中氨水过量时,生成银氨溶液,得不到沉淀,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喷泉实验? B 转移溶液? C 收集氯化氢气体? D分离苯和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氮气难溶于水,不能形成喷泉,A不正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需要用玻璃棒,B不正确。氯化氢极易溶于水,C不正确。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