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阳离子E是(?)
A.可能是Al3+,也可能是Mg2+
B. 只能是Al3+
C.只能是Mg2+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常见的10电子分子有H2O、NH3、CH4、HF等,常见的10电子阳离子有Na+、Mg2+、Al3+、NH4+、H3O+,常见的10电子阴离子有F-、OH-,根据“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可推出A为H2O、B为NH3、C为NH4+、D为OH-,再根据A、B、E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可推出E为Mg2+或Al3+,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1︰2
B.3︰2
C.3︰1
D.6︰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分析:根据铝的性质进行解答,能持续发生反应则不能用铝制容器来盛放.
解:
A、盐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A错误;
B、稀硫酸有弱氧化性,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B错误;
C、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铝制品容器可以盛放浓硝酸,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不能用铝制品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由图乙可知,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C.图丙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mL 0.1 mol/L氨水,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D.图丁表示向Al2(SO4)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Al(OH)3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乙酸是弱酸,与氨气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的导电性增强,A不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pH等于4时氢氧化铁已经沉淀完全,而此时铜离子不沉淀,因此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B正确;C、氨水是弱碱,则0.1mol/L的氨水溶液的pH小于13,C不正确;D、根据反应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可知,生成氢氧化铝与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3:1,图像不符合,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铝粉和四氧化三铁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aL ,另一份直接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 bL 则a︰b等于
A.1︰1
B.3︰4
C.4︰3
D.9︰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发生铝热反应后生成的金属是铁,根据反应式8Al+3Fe3O4
4Al2O3+9Fe可知,生成9mol铁需要8mol铝。由于9mol铁可以生成9mol氢气,而8mol铝则可以生成12mol氢气,所以a︰b=9︰12=3︰4,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