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氢氧化钠
D.反应2CO(g)=2C(s)+O2(g)△H>0可以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A、分散系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为,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所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比较正确,故A正确;
B、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所以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故B错误;
C、将碳酸钠溶液蒸干并灼烧依据碳酸钠水解主要是第一步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蒸干实际是蒸发水,得到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碳酸钠固体,故C错误;
D、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H-T△S.如果△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如果△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如果△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反应2CO(g)=2C(s)+O2(g)△H>0,△S<0,所以△H-T△S>0,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中胶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B.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属于混合物
参考答案: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与胶体性质或应用无关的是( )
A.加明矾使河水变澄清
B.自来水处理中加漂白粉
C.利用电泳的原理可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D.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
参考答案:A、明矾在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利用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故A不选;
B、漂白粉是利用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的次氯酸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与胶体无关,故B选;
C、胶体吸附带电微粒发生电泳现象,利用电泳的原理可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故C不选;
D、氯化铁是电解质溶液可以使血液胶体发生聚沉,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故D不选;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
(1)鸡蛋清溶液 (2)水 (3)淀粉溶液 (4)硫酸钠溶液 (5)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
A.(2)(4)
B.(3)(4)
C.(2)(4)(5)
D.(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C.根据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蒸发溶液用蒸发皿;
D.根据乙醇的沸点低于100℃,可以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蒸馏提高乙醇的百分含量;
解答: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碘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应从下口放出,故A正确;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固体NaHCO3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蒸发溶液用蒸发皿,不能用烧杯,故C错误;
D.根据乙醇的沸点低于100℃,可以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将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蒸馏得到质量分数为90%以上的乙醇,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方法,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