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②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③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④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因是铜被钝化.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⑦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
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参考答案:①氯气和烧碱、石灰乳都能生成次氯酸盐,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正确.
②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逸出的气体是氧气,故错误.
③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碳,所以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正确.
④正常雨水的PH=5.6,酸雨的PH值小于5.6,故错误.
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反应,故错误.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中不含氢离子,导致不和铁反应,所以可以保存在钢瓶中,故正确;
⑦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发生钝化现象,所以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故正确;
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和浓盐酸反应但不和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盐酸洗涤,故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常用干燥剂中:①无水CaCl2?②碱石灰?③浓H2SO4?④P2O5,可以用来干燥Cl2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①无水CaCl2?是中性物质,和氯气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来干燥氯气,故正确;
②碱石灰是碱性物质,和氯气能反应,所以不能用来干燥氯气,故错误;
③浓H2SO4?是酸性物质,和氯气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来干燥氯气,故正确;
④P2O5是酸性物质,和氯气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来干燥氯气,故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对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由舍勒发现的
B.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不能支持燃烧
D.用氯气消毒自来水不如用臭氧消毒自来水好
参考答案:A.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故A正确;
B.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则氯气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
C.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氢气和氯气发生H2+Cl2点燃.2HCl,所以氯气可以支持氢气燃烧,故C错误;
D.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氯水中含有H+、Cl2、HClO、ClO-、Cl-等微粒,具有强氯化性的HClO、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同时引入副产物H+、Cl2、Cl-,臭氧用作水消毒时,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还兼有脱色、除味等功效,用氯气消毒自来水不如用臭氧消毒自来水好,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A.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C.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D.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是利用强酸制取弱酸原理,说明次氯酸比碳酸的酸性还弱,碳酸是弱酸,故此反应说明次氯酸也是弱酸。故选A。
其余选项都是说明了次氯酸的氧化性、漂白性和稳定性。不能说明次氯酸是弱酸。
点评:了解次氯酸的性质和弱酸的判断方法(测一定浓度溶液的pH法、测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某含氯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常温下该物质为气态,测得该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3.0,A溶于水可得只含单一溶质B的弱酸性溶液,B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酸性会增强。常温下,气体A与NH3反应生成离子晶体C、气体单质D和常见液体E,D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气体A可用某一气体单质与潮湿的Na2CO3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两种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气体单质D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
(3)气体A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体现气体A具有?性。
(4)试写出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为??。
(5)设计实验探究离子晶体C的成分为?。
参考答案:(1)Cl2O;第二周期第ⅤA族
(2)2HClO=2HCl+O2
(3)3Cl2O+10NH3=6NH4Cl+2N2+3H2O;?氧化
(4)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
(5)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分成两份于试管中;一份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含有NH4+;另一份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Cl-,由此证明该晶体为NH4Cl。A与氨气生成离子晶体C,C是NH4Cl,由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氨气中的氮化合价必然升高,其氧化产物是N2,这利用了A的氧化性
本题解析:本题是元素及化合物综合运用题。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3=87,而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所以Cl原少至少为2个,这样O为1个,A合理的分子式为Cl2O;根据化合价规律,A溶于水生成弱酸B为HClO;值得注意的是A和氨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几年高考考查能力最多的一种体验,要用心学会如何书写。另外最后一问是“离子晶体”证明设计,要设法证明既有NH4+又有Cl-离子存在,这才是完全理解题意,设计步骤要完整规范。
本题难度:一般